

作者:李雪莉、彭昱融 出處:天下雜誌 410期 2008/11
十 月初,哈佛大學一項學生學習成效調查結果,在哈佛教授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針對二十門課的教授、四百位學生,分別調查老師與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核心概念」(Big Idea)?跌破教授眼鏡的是,只有不到三成的學生,抓到教授在那門課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來自全美六百所頂尖高中的六千名哈佛新生,遇上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的黃金陣容教授群。頂尖的學生、優秀的教授,學習成效落差卻如此巨大,「教」與「學」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結果讓我們非常震驚,」哈佛大學歐洲歷史與文學教授、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James Wilkinson)接受專訪時以開放的態度分享說,「多數哈佛教授教的,並沒有自己想得那樣好。」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性成長,連哈佛大學教授都要重新思考怎麼教學的年代。
哈佛發現,即便是聰明又會考試的全美資優生,也經常帶著偏見的知識前來學習。他們很會考試但不會問好問題,他們習慣被動學習,導致學習成效很差。
在一個知識持續變動的時代,哈佛意識到,「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它們更提醒全世界各級老師與父母,在學習這條路上,角色必須調整,我們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的聖人(Sage),而是與學生一同探索學習的伙伴(Collaborator)。
《天下》專訪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當腦科學研究漸漸揭開了學習的本質,威京森分享,我們必須對學習過程有正確的認識與洞察。
世界瞬息萬變,大學教育以「內容」來定義註定要失敗。今天重要的科目到明天可能已經被揚棄。
稍微計算大學生接受通識教育的時數,除以今日知識爆炸下可能納入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完整學習各門知識的時間根本不夠。
這對當前的大學教育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校和老師無法預知哪個領域、哪個學科在學生進入職場後會特別重要。
一、獨自探索世界
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三、具備探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五、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因此,大學博雅教育的關鍵在於,將教育的焦點從「內容」(學什麼)轉移至「過程」(怎麼教與如何學),思考哪些過程能夠使大學畢業生具備上述能力。
哇!原來學生是這樣學的
過去三十年對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許多新教學方式與工具。但研究的過程也發現,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未像我們所期待或聲稱的那樣好。
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過去以為大一新生帶著空空的腦袋進大學,等著學新東西,但這項假設已被推翻。
學生經常是帶著「錯誤認知」(misconception)來學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源自經驗的成見進大學,其中不乏錯誤的想法。
譬如問學生,從一架飛機上拋下一個玻璃罐,罐子將直線墜落?或是往前拋射?多數的學生直覺認為應該會直直墜落,因為沒有想到罐子具有飛機上的速度。
遇到這情況,教授必須要透過實驗,改正學生錯誤的概念與邏輯。
另外,成見(prio-knowledge)對學習的影響也很深遠,如果你問哈佛學生為什麼夏天比較溫暖?他們多半會有個聽起來滿合理的答案:因為地球在夏天時比冬天更靠近太陽。
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錯的。若果真如此,則地球上不論任何地方,七月都該比十二月熱,但澳洲的十二月卻是在海灘上過的。學生就算沒有去過,實際 查資料看看世界各地的氣溫,也會發現澳洲十二月氣溫比七月高,把南北半球的差異考慮進來,就知道答案不是如此。(編按:是因為地軸傾斜,地球公轉時受太陽 直射區域為夏季)
考高分,但不會問問題
當我們更重視學生如何得到答案,而非答案本身的時候,會發現學生的思考或邏輯不夠好,求知、探尋問題的技巧其實相當糟。
哈佛成功錄取了許多考試成績非常高的學生,但考高分並不意味著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發現哈佛大學學生問問題的技巧並不好,要他們問出深刻的問題非常困難,但這卻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們在進入大學前被教導了太多「答案」,好奇心早被扼殺,甚至來不及發問就被告知答案,正因為是被動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有限。
解方一 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Active Learning)是透過討論、實作等方法,不只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譬如自己開車到某處,因為參與其中,握著方向盤主導一切,比起搭計程車,你對環境會更為熟悉。
同樣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學習過程,學生曾經親自動手解決問題、或是試著解釋給別人聽,效果遠比只聽講課更好。
解方二 讓情緒為學習加分
此外,正向情緒也在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情緒與大腦記憶相輔相成,學習內容若沒有情緒的連結,新學習的知識將無法有效加入腦中。若能有效利用,情緒甚至可能與理性和學習相輔相成。
有些研究也指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讓學生自我觀察並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成為未來老師需要幫學生培養的重要能力。
老師和家長不只要導正錯誤觀念,更重要是克服過去的錯誤教育(miseducation),將他們逆轉成一個有四歲孩子好奇心的十八歲青年。
解方三 老師也要磨練教學技巧
老師的角色應轉變為學生的合作者,而教育的內容更應該強調「如何教」。
冷戰時期東歐國營工廠工人描述自己假裝在工作,而國家假裝付他們薪水(付的工資很少)。
對美國的高等教育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教授假裝在教書,而學生假裝好像有學到東西。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哈佛的做法是從阻力較小、接受度較高的新教授做起。教學中心在他們開始教課前,規劃一週的研習課程,讓他們了解教哈佛學生的基本情形、觀摩優良教學示範,也安排學生代表分享對新教授教學的看法。
另外還有教學大綱工作坊(Syllabus Workshop),我們請要開課的教授,帶著課程大綱來進行同儕互審,互相提供回饋意見,同時能訓練觀察分析、構思達成教學目標的能力。
有想像力,就有機會改變
有個簡單的做法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授要給學生回饋,時常告訴學生回答問題、報告的好壞,寫作技巧的進步情形等。
師生比不一定是問題。課堂提問時,只要要求學生舉手作答,並解釋給同學聽,或請學生到講台上解釋、為自己的答案辯護,就可以做到參與式學習,這在幾百人的大堂課同樣有效。
或者可以在課後發出「minute paper」,請學生花四分鐘回答兩個問題:你認為這堂課的重要觀念是什麼?你認為這堂課有什麼問題?第二個問題就能協助教授在下一堂課做出修正。
教學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想像力!
伯克教學中心
一九七五年,美國丹佛斯基金會(the Danforth Foundation)資助哈佛、史丹佛等五所大學設立教學中心,開啟美國大學致力提升教學專業的新時代。
哈佛大學以曾任校長長達二十年的前校長伯克之名,成立伯克教學中心,三十年來,每年投入一百四十萬美元,十五名專職人員全力協助研究生和教授運用主動學習教學法,持續改善哈佛「教」與「學」的品質,多年來已成各國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提升的典範。
以 都會通勤前設計概念的ORi,擁有獨特造型、快速折疊不費力的專利IRC快扣(Instant Rebound Catch)和完整的通勤配備例如貨架、後車袋、車手袋等。而其中M9為ORi的旗艦版本,諸多優點更是不在話下。充滿時尚都會感的ORi M9,你心動了嗎?
ORi炫藍新色 驚豔登場
造型特殊搶眼的ORi折疊車,收合平整、美觀,除了過去搶手的黑色款及女性最愛香檳色之外,現今推出炫麗藍,此款新色一堆出便奪取眾人目光。
單體式結構設計,變速系統由SRAM ATTACK的前變把搭配SHIMANO TIAGRA九變速器,經由兩大變速系統之搭配,產生迅速靈敏的變速機構,如同跑車般的52T大盤、11-26T飛輪的速比,讓騎士們可兼顧通勤、休閒及運動之便利性。
一體式液壓成型鋁合金車架
外觀的炫藍採用陽極噴砂的M9,相對於一般烤漆塗裝有較佳抗刮效果,讓車體更長時間保有新車的外觀。且一體式液壓成型鋁合金車架,不僅造型時尚且強度極高。
搭載的便利貨架除可裝載ORi貨架袋外,還可於收折後輪時讓單車直接站立於平緩路面上,而貨架袋的專利扣搭配貨架使用起來簡單容易,無論上班、休閒全都搞定。折疊後的體積小且平整,無論是居家收納或4+2出遊去,絕對方便又輕鬆!
自豪專利IRC快扣 讓折疊變得超輕鬆
以都會通勤為設計原點的ORi,以最得意的立刻回彈上鎖Instant Rebound Catch、後貨架、泥除等通勤必須具備的要素:快、方便、實際來詮釋一台好的折疊車該是什麼樣子。
聽說ORi有Original(原創)和Origami(日本摺紙鶴)之深遠含意,且擁有大車的舒適騎乘感受,這台令人直流口水的精緻折疊小車,你還等什麼?
2002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捷克購買古堡,並以前妻林淑如的英文名字「Serena」命名,讓人赫然發現這位科技大亨原來也有浪漫的一面。
這幾年,關於古堡的傳聞和報導從沒間斷過,但從沒有媒體親自踏進這棟愛情的殿堂,一窺全貌。
在鴻海歐洲區總經理張邦傑,與過去七年來從購買古堡開始,從頭到尾打點古堡一切的張邦傑的夫人馮曼琳同意下,9月10日清晨6點半,《遠見》記者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區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終於抵達了郭台銘的神祕基地。
現在,這個古堡有個正式品牌名稱: Casa Serena(瑟琳娜之家)。
充滿傳奇的古堡,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東方的庫納霍拉鎮(Kutna Hora),占地約25公畝,外加一座擁有12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四周均被濃鬱的森林擁抱。從空中鳥瞰,就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堡。
森林中若隱若現 彷彿典雅公主
訪客要抵達古堡,必須先穿越蒼翠而深邃的森林小徑。行進中總覺得郭台銘的古堡,始終若隱若現,像個羞澀的公主,一點一點顯露她的美麗,直到露出全貌。
外觀上,Casa Serena完全不是「古樸」灰黑,不見歐洲古堡常有的歌德式尖塔,外牆上也沒有巴洛克式建築的華麗雕琢。她的線條簡單雍容,綠色、黃色與象牙白撘配的外牆看來十分柔和,反倒像一座莊園式豪宅別墅。
進到古堡的主宅內,是方正的三層樓建築。一樓的中央是大廳,仿羅馬式建築的十個「肋形窟窿」,自各角落向巴洛克式浮雕的天花板集中,看起來充滿動感,處處華麗細膩。古色古香的枝型吊燈,金箔貼面的大鏡子,藝術感鮮明的諾曼尼斯仿古座椅,帶領人走進恬靜典雅的貴族生活。
「一樓本身就是建築藝術品,」馮曼琳帶著訪客參觀時忍不住稱讚。
二、三樓則有許多間大小不同、風格也各不同的起居室、閱覽室、音樂房、祈禱室、餐廳、會議室與十幾間套房等,可供貴賓開會、休閒與住宿用。
全身散發出高貴優雅氣質的馮曼琳,正是Casa Serena的執行長。政大新聞系畢業,到美國讀書後,馮曼琳改做形象設計工作。2000年隨著夫婿從美國外派到捷克,興建鴻海第一個歐洲代工廠後,竟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一頁「美麗的意外」。
夢想兼事業 尋堡過程艱辛
1990年代末期,基於物流運籌的考量,愈來愈多客戶要求鴻海必須就近在歐洲設廠,於是郭台銘買下捷克帕多比薩(Pardubice)鎮上的一間軍用雷達 工廠,作為歐洲市場營運總部。但是當時捷克並非工業大國,很難吸引鴻海的全球合作伙伴來捷克看工廠。於是,兩家人一次日常的對話,迸發了絕妙的靈感。
和林淑如感情不錯的馮曼琳回憶說:「我們都是女生嘛,又都對古堡有個夢想。」閒聊中,兩位女生懷著對古堡的憧憬,兩位男性想著如何協助代工事業,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何不以附近的古堡做為私人招待所,讓賓客慕名而來?
但從一開始尋覓適合的古堡,過程就不輕鬆。似乎也暗示了要完成夢想,未來將碰到的重重困難。
她們從布拉格出發,一路往鴻海設廠的地方看過來,一共看了13個古堡,但是卻全被捷克共產黨破壞,唯一完整無缺的,就是今天的Casa Serena。
這是重建於1911年的羅茲泰茲城堡(zamek Rozt??,zamek即捷克文的城堡)。但也因為60年沒有整修過,外表灰舊,內部裝潢破爛不堪,一點也不古色古香,但幸好,建築物沒少一塊磚。
一磚一瓦間 透露著歷史滄桑
羅茲泰茲城堡其實大有來頭,最初是17世紀的史波克伯爵(Count Sporck)的狩獵別墅,後來由羅茲泰茲家族繼承,整個鎮也命名為羅茲泰茲。史波克伯爵是捷克的傳奇人物,贊助過維瓦弟的歌劇,出版過150本書,又被 稱為「捷克共濟會之父」(Father of Czech Freemasonry),深具影響力。經過300多年,史波克伯爵的遺跡仍然存在,小坡上的修道院,則是他為慶祝兒子出生所建造的。
羅茲泰茲城堡經過多次改建,最近的一次改建,採用了維也納新藝術古典主義風格(Viennese art-nouveau classicism)。然而,到了郭台銘的手中時,早已失去原有的風華。
建築主體得以保持完整,說來也諷刺。當1946年捷克共產黨取得政權,羅茲泰茲城堡最後一任奧地利主人逃走,此處變成捷克記者聯誼會會所,當時有30幾個房間,平日是這些御用記者的辦公室,假日則成了度假小屋,所以能保持最起碼的完整。
1989年,捷克發生無一人傷亡的天鵝絨革命,將社會主義驅離這塊土地,政府把以前被共產黨侵占的物產歸還原主人,但因為原奧地利主人曾經和德國人合作過,背叛了捷克,城堡收歸公有。
「所以,古堡是跟捷克記者聯誼會買的,」馮曼琳說。但這第一個交易,卻是第一個欺騙。
修建過程難 法令溝通出問題
對方在出售前曾列了一張清單,註明古堡內有880件家具與藝術品,實際參觀時,其實全是破銅爛鐵,只有幾件巴洛克家具尚堪用。等馮曼琳要簽約付款時,對方卻說,家具、藝術品都是國家的,後來真的全部搬走。
光是簽約買城堡就花了一年多。終於2002年開始整建工程後,又花了兩年半。因為工程複雜度其實不是一個外來的台灣人可以輕易操作的。
「我不會說捷克話,捷克法令也不懂,這又是歷史古蹟,附近又是森林與水源保護區,光是許可證就申請了1000張,施工期間政府官員常常來監督,」馮曼琳難忘過程的艱辛。
一開始她找了一個裝修古堡的專業團隊,整個外包。但還是出現太多困難,終究整修古堡和蓋工廠不一樣,建廠有一定的模式及流程,維修古堡沒有標準守則。
先是出現溝通問題,馮曼琳和團隊互動,都是透過翻譯。「我要做一間浴室,講了三個月,他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馮曼琳說。
古堡的二、三樓過去有30幾間房間,馮曼琳計畫改成14間套房,還有一些起居室。然而,當時古堡修復團隊沒告訴馮曼琳每個房間大概會怎麼做,卻要她一間一間來買單,她決定先暫停。「很多東西本來以為很簡單,卻出現不可思議的困難,」馮曼琳說。
就連張邦傑也想不到,妻子的內心蘊藏著這麼大的能量:「我最佩服的是,困難重重,她卻一一克服。」
兩年多後,2005年7月硬體終於完成了。數不清的重建和粉飾工程,全都落在馮曼琳身上,她自我調侃說:「我是一人公司。」
個人投資第一個個人品牌
因為房子內空無一物,近三年來馮曼琳就一個沙發、一張桌子、一張床,慢慢布置起這個古堡,直到現在還在添購家具中。
為預防設計走樣,她特地畫下每一間房內要有哪些家具、家具的樣式和擺法等細節,這些彩色草圖在完成任務後一一被裱褙,掛在古堡裡,見證房間從腐朽到絢麗的過程。
其實Casa Serena的價值,除了是維修成功的古堡外,還有最近才正式完工的高爾夫球場。
當初郭台銘會買下這棟古堡,也是因為古堡附近有大片農地,可以開發高爾夫球場,招待遠道而來的全球CEO。
目前古堡與球場完全由郭台銘個人出資,跟鴻海集團無關,而經營管理則全權授權馮曼琳。問她抱持什麼理念經營時,過去做形象產業的她說得直接,「鴻海都是做 代工的,沒有品牌,Casa Serena是郭台銘的第一個品牌,」她強調這裡未來只招待邀請的貴賓,邀請全球跨國企業的大CEO與重量級人物來訪,「進出隱密,又可以打球,這樣才有 效果嘛,要不然全世界古堡那麼多,為何買這一個?」
問她這古堡總共花了多少錢?她也說,這是無價,無法估算的,因為能有這樣一個地方跟國際一流人士交流的價值,談話間談成的生意與建立的人脈是無法衡量價格的。
Serena無緣新社交舞台
事實上就在《遠見》記者到訪前不久,捷克總理也是古堡的座上賓,還在音樂房內欣賞了小型音樂娛樂。
眼看著古堡與球場終於陸續完成了,儘管美輪美奐如人間天堂,馮曼琳卻一直有個遺憾,因為林淑如只在古堡剛剛買下時曾經到過一次而已,與重建後的古堡無緣相見。
馮曼琳在一樓掛了林淑如首次到捷克時的特寫照片,右邊特別嵌上寫有「如」字的磁磚,左邊則是林淑如親手做的一幅壓花。望著牆,馮曼琳輕輕說了一句讓人震動的話:「She is everywhere.(她無所不在)。」
而郭台銘第一次到古堡時,就是2002年4月帶著林淑如一起來的,第二次來時,已經是2007年10月,變化之大,連郭台銘自己也不太認得。今年以來,郭 台銘新婚在古堡拍婚紗、9月初又重回古堡參加高爾夫球比賽,重返密度愈來愈高。古堡內有一間偌大的房間門口,就寫著郭台銘的名牌,是他的專用房間。
未來郭台銘到訪的機會應該會增加許多。因為這是讓他跟國際級大企業與領袖們,可以平起平坐的新舞台。
2008-10-01記者:EMBA雜誌編輯部/文
奇異公司前任CEO威爾許交棒的過程,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經過長期培養和重重篩選,最後的名單只剩下三個人,最後由伊梅特(Jeff Immelt)勝出。落敗的麥納尼(Jim McNerney)立刻就被3M公司延攬,擔任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
二○○○年,當麥納尼接下3M的領導棒子時,3M公司獲利不佳,成長乏力,股價疲軟。在他掌政期間,3M的股價上漲了百分之三十四。二○○五年,麥納尼又出任波音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暨總裁,他帶領波音走出陰霾,轉虧為盈,而且每季營收與獲利不斷成長。
撇 開眾所周知、早獲肯定的領導與管理能力不談,麥納尼使這兩家優異的公司成功走出低潮的重要法寶,是改變它們的創新模式。想想看,3M和波音向以創新聞名, 麥納尼竟然還能使它們靠著改變創新模式,而更上一層樓,可以想見,他必然有精闢獨到的創新哲學。在最近一期的「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期刊上,麥納尼分享他的創新管理方法與理念,尤其是在波音公司的經驗。
他說,創新必須以顧客為導向,提供具說服力的價值主張。在新機型的角力戰 中,波音公司的對手空中巴士(Airbus),選擇推出體積更大的噴射客機。波音呢?它由顧客來決定七八七型夢幻噴射客機的樣子。波音的業務人員細心傾聽 顧客的心聲,把「顧客想要什麼」充分反應給波音的工程師。最後,顧客的需要決定了波音七八七型客機的新性能與特色:讓航空公司能夠提供更低票價和直飛班機;省油百分之二十;維修費用與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乘客座位腳部空間增大;座位上方行李艙空間加大等等。結果是,七八七型客機至今已被預定八百架,創下商用客機史上銷售最快的紀錄。
此外,他擴大創新網絡,以提高創新的生產力。波音七八七是該公司和位於全球各地的主要供應商協力設計與打造出來的,麥納尼說:「我們把各專長領域『最佳中的最佳』結合起來……,創新是團隊運動,仰賴技術交流與坦誠開放的文化,跨團隊合作,有效管理與整合。」
更重要的是,他強調,創新不能沒有紀律。麥納尼說:「在商業環境中,你不能只有創意,沒有紀律。你必須對某些創新計畫說不,有些創新計畫則必須大力快速推動。」
3M 有一項悠久傳統,那就是所有員工都能把百分之十五的工作時間,投入從事自己喜愛的創新項目。麥納尼在3M時,推動該公司做出兩項根本改變:第一,從個人創 新改變為團隊創新;第二,不要為創新而創新,要聚焦於顧客導向的創新。他要求人員在從事創新之前,先和市場研究、銷售、生產部門的人員交流。
麥 納尼認為,不要以為創新一定要大、顯著、談判,不要以為小就不重要。永無止境的改善,是維持現有事業和開啟新機會的要素。他說:「所有事業領域都能,也應 該創新,並非只有技術層面才需要創新。創新是要思考如何以許多不同方式,為顧客創造價值。如果你把創新視為使顧客增益的工作,那麼,你就能明顯看出,創新 是每個人的職責。」
2008-09-14記者:採訪撰文/楊茵絜 圖片/Getty Images(Yoshi Omori)
八月的倫敦, 已經進入有點冷的季節,地上像是鋪著一層由黃色與綠色落葉交疊而成的毛毯,16歲的女孩穿著她剛買到的黑色緊身褲跟一雙漂亮的細跟高跟鞋,踩得地上都發出 了悉酥的聲音。她正要去書店打工,沿著泰晤士河走著,河面都映照出藍天白雲,粼粼地閃著陽光金黃色的光圈。她走過了各式各樣的人身邊,街頭賣唱的、前來旅 行的、正在咖啡店裡頭聊天嬉鬧的、正在擁吻的人們。可是,她並不在意他們在做什麼,因為她正在走著,走到她要去的地方。
女孩成了最佳女主角
從女孩變成女人的這些年,張曼玉不單單只是像個燕子一樣地,飛向她要去的城市而已,她實際上已經拍過75部電影,拿了至少15個最佳女主角獎。
哪怕是《警察故事》,她與成龍一起演出武打戲,讓她一打成名,也讓她感受到拍動作片的壓力;哪怕是《阮玲玉》裡的模樣,在關錦鵬的鏡頭底下,一會兒用黑白底片拍出當年張曼玉青澀的臉龐,一會兒在結局裡,她演出阮玲玉慢慢地將安眠藥與白粥和著,緩緩吞下,安靜地迎接死亡;哪怕是《英雄》裡,張曼玉與梁朝偉,兩人悲壯地站在懸崖上,用一把利劍刺走兩人的生命。
張曼玉從人們口中說的「花瓶」,早就轉成了一個擁有不同面貌的女人。
DJ,音樂放大聲點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 亞吳爾芙,曾經在長篇小說《海浪》的前頭,有一段寫于1940年11月3日的日記,裡頭寫著:「今天的霧有中古世紀感覺。我很快樂可以不用再賺錢;回到 P.H. 突然文思泉湧的寫作;我很高興的說,這是一塊小畫布。哦,那種自由──」張曼玉當然跟吳爾芙大不同。可是,她們擁有一樣對於自由的想望,比如說自由地書 寫、自由地思考、自由地過生活。
M.C.:妳每天早晨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張曼玉:每天早晨起床,我喜歡打開窗簾,然後花一點時間,看看那一天會帶給我什麼不一樣的驚喜。
M.C.:現在的興趣是什麼?
張曼玉:我的興趣,可以是各式各樣的事情,從到處找朋友、待在家裡面聽音樂,看電影,這全都要看當天的心情。喔,還有,天氣真的會改變我決定那天的行程。
M.C.:妳都怎麼度過一個人的時間?一個人的時候,妳會做什麼事?
張 曼玉:我很珍惜自己一個人的時間,雖然說,當然,我也很喜歡跟我愛的人們在一起相處。但是,當我一個人的時候,這是我唯一可以為自己做點事的時間。我喜歡 慢慢地寫 Email,特別是寫給我的好友與家人的私人郵件。有時候在家裡頭待著,用好奇心跟興趣,為我自己開創一個新的案子,那也很棒。或者,有時候,我只是坐下 來,然後寫下我對某些事的想法跟一些感想。還有,我非常愛把喇叭開到最大聲聽音樂!完全不必擔心會吵到別人-這才是最奢華的享受啦!
M.C.:妳怎麼看待責任與自由?
張曼玉:沒有長期的承諾就是自由。我可以選擇我喜歡做的事情,還可以選擇什麼時候要做。對我來說,最大的責任則是我該怎麼持續地成長,以及,該怎麼當一個更好的人。
沉潛的自由鳥
去年的一年裡,張曼玉去了很多地方,她讓自己不斷成長的方式,就是一直前進,並且用獨特的眼光,去觀察世界怎麼呼吸。身為一個上海人,在香港出生,在倫敦長大,再回到香港重新出發,接著又去了巴黎、倫敦居住,然後現在,她在北京唱起了自由的歌曲。張曼玉,用旅行紀錄世界的軌跡。
M.C.:去年一年,妳有去過什麼地方旅行嗎?
張曼玉:去年一年裡,我去了東京、紐約好幾次,當然還去了倫敦跟紐約。然後,去年夏天,我在美國境內到處旅行,還去了歐洲不少新的地方,像是愛丁堡、慕尼黑、以及冰島。
M.C.:可以告訴我們妳居住過四個城市,譬如香港、倫敦、巴黎、北京,在妳眼裡,是什麼樣子呢?
張曼玉:香港—方便、狹小的城市總是比較容易生活,而且這是最讓我覺得像家的地方。
倫敦—我喜歡英國人,還有他們的幽默感。他們總是很好笑,而且非常誠懇。雖然天氣真的很煩人!
巴黎—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這是一個我酷愛在這裡散步或者騎腳踏車到處走的地方,在這我可以做一些『正常』的事情。
北京—我發現這個城市很讓人興奮!到目前為止,我仍然很愛北京這個特點—每一次來,妳都可以發現新事物、認識很多有趣的新朋友。
愛情永遠排名第一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裡頭提到過:「有一種小鳥生下來就沒有腳,它們一生都在飛翔。」張曼玉不是那樣的阿飛,可是她始終為了愛情在飛翔,她說:「愛情永遠是我的第一要務,我是一個可以為愛情放棄一切的人。」如同《慾望城市》的凱莉一樣,她曾經丟下香港的一切事物,在1998年與阿薩亞斯結婚,並且定居巴黎。在那裡,是另一個起點的開始。少了香港的嘈鬧,沒了倫敦的霧中之橋,這兒只有巴黎的塞納河,跟許多說著與她不同語言的人。現在,她又開始了另一段陌生城市裡的生活。
M.C.:妳挑選男人的條件是什麼?
張曼玉:幽默感是我挑男人的關鍵。我也喜歡無憂無慮、容易相處的男人,但是這男人要在工作或者碰見他在乎的事情時,可以展露嚴肅與擔當一面。還有,他還要是一個會『給予』的人,對人生有一個有趣的觀點負責任
M.C.:妳是一個會為愛拋棄一切的人嗎?當妳拋下香港的一切,跑去巴黎時,會不會感到很孤單?
張曼玉:愛情永遠是我最在乎的事情。我是一個可以為愛情放棄一切的人。是的,當然飛去法國的 當下,偶爾我也會感到寂寞,並且我真的很想念跟家鄉的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還有一些小東西,像是中國菜、中文,很想回去吃遍那些我最愛的餐館,開我自己 的車子等。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對我來說,冒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體驗新的事物、開拓自己的視野,只有透過這些事情,我才可以認識最多的自我,妳 總不能老是退縮到自己最舒服的地方啊。然而,也沒什麼比為了愛情而冒險還要更好的理由-去愛人,與被愛。
時尚女王去哪買衣服?
張曼玉一向以時髦的穿衣風格著稱,從葫蘆項鍊一直到 Balenciaga 的西裝外套,每一樣她穿過的衣服,都會帶起另一股流行。然而在70與80年代底下成長的她,受到 MOD 文化很深,在倫敦的日子裡,也帶給她另一種不同的時尚視野。
M.C.:妳的衣櫥裡面都放些什麼樣的衣服呢?
張曼玉:我的衣櫃裡,大多是舒服的衣服,休閒、但是時髦。
M.C.:妳會買便宜的大眾品牌嗎?
張曼玉:會,我也會買 H&M 跟 Topshop。
M.C.:妳有這麼好的時裝品味,會想成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嗎?
張曼玉:現在還不會成立個人品牌,可是我已經為 izzue 設計衣服有五年之久,而且我設計他們的女裝線。
M.C.:妳平常都去哪裡逛街買衣服呢?
張曼玉:我大部分都是在旅行的時候買衣服的。這樣子我可以一石二鳥的旅行,這很難以置信,可是當你只是逛街、跟當地的店員聊天時,妳可以了解這個城市非常多。但是我並不喜歡在香港逛街,我覺得當你起床的時候,決定花一整天逛街?呃…這讓我覺得有點罪惡感。
M.C.:妳還記得第一件買的衣服嗎?
張曼玉:當我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叛逆期時,我很喜歡 MOD 風格,所以我還記得我當時幫自己買了一雙尖頭的細跟高跟鞋,還有黑色緊身衣之類的。
把愛分給更多人
現在,能讓張曼玉公開出席的場合,除了廣告與派對之外,就剩下公益活動了。當四川大地震發生了之後,她並沒有發表長篇大論,只是單純地以行動證明想法,一次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萬人民幣,並且特別與品牌 Diesel 合作,義賣限量包款。她沒有讓愛情變成自私的,而是一條延伸出去,變成綿延而寬廣的線。
M.C.:妳的人生已經這麼圓滿,妳還有什麼目標希望達成?
張 曼玉:在未來,我會很希望可以再多花一些時間跟努力在公益活動上面。我不會參加很多不同的公益募款,可是我會專注在一些特別的個案,是我答應自己一定要去 做的,而且我想要在不同層面跟這些公益團體接觸。我想在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保持學習、保持不斷地問自己、保持自己思考。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 們去看、去感受、去聆聽、去品味,還有傾訴。我的目標就是永遠不停止前進,一直到人生盡頭。
M.C.:妳怎麼保持女人的美麗?
張曼玉:我想認知女人的美麗,那是一步步、一天天,慢慢學習新事物而來的。人生經驗可以幫助我繼續走下去,再繼續前進。經驗可以讓我的思維、內在變得更美好。透過這些事情,我才能用更深層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成熟,更了解自己。
她就像阿薩亞斯為她打造的《錯的多美麗》,故事的最後,張曼玉演的女主角,從墮落之後的谷底爬起、重生。
北京的八月,在奧運結束了以後,開始經常地下雨,有點像是掩掉了開幕式的煙花朵朵。天空繼續恢復灰濛,變成一個悶了點的夏末。不過,張曼玉還是走著,走著,前往一個充滿了冒險、她可能沒預測過終點的以後。
攝影/patrick Demarchelier 項鍊/Piaget
2008-10-01記者:整理‧撰文 / 廖之綺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
科技的進步,增加了許多搜尋答案的捷徑,雖然省了時間,卻讓我們過於仰賴工具,停止動腦,等到非得靠自己思考時,才發現腦袋已經不靈光了。
日本Globis管理學校講師船川淳志建議,想擺脫這種「思考僵硬」的毛病,可勤做3種思考的柔軟操,活化大腦的運作。
柔軟操一:訓練自己3秒做出反映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多半是「先想一想,再做出反映」,這個過程大概會耗時30秒。然而,要在多變的時代中存活,就必須把思考速度調快,尤其是和國外客戶以英文交談時,對話節奏更是與原本的習慣大不相同,需要更快速的反映。
為了因應這樣的改變,可利用「3秒規則」來自我練習,也就是當遇到一個問題時,要求自己在3秒鐘內做出反映。這種訓練不僅可以加強反映速度,也可以刺激思考。
當然,未必所有問題都要迅速回應,反而更重視毅力與堅持,但如果老是習慣一切慢慢來,就無法在需要時做出快速的反映了。
柔軟操二:抽象思考,具體說明
在思考事物時,可練習將具體的事情「抽象化」。以「企業文化」為例,可試著聯想到企業固有的「習慣」「氣氛」「默契」等抽象性描述,藉以開闊思考的範圍。
相反地,在說明事物時,則可練習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如,「本公司不用責罵的態度對待下屬」,就是企業文化的具體呈現,也有助於建立有效的溝通。
透過在「抽象」和「具體」之間來回練習,就能讓思考更有彈性。
柔軟操三:切換「發散」和「收斂」的思考模式
「發散思考」和「收斂思考」是有效進行集體討論的關鍵,發散思考就像腦力激盪,旨在發揮創造力、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強求一定要有答案;收斂思考則是經過推理,得出確切的解答。在團體討論中,適時地切換這兩種思考模式,可強化思考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要注意的是,在討論過程中也要確定大家都能跟上進度。如果已經進入收斂模式,卻還有人停留在發散思考,持續發表不著邊際的意見,反而會讓覺得討論已經結束的人感到困擾。由此可見,除了要能靈活切換思考模式之外,最好還能察覺到不同模式的轉換,才能讓大家做出有效的討論。
(取材自《思考不關機》,臉譜出版。)
你必須從金融海嘯學到的 理財5堂課
更新日期:2008-10-08 記者:今周刊陳 免
很多人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理財交了白卷。儲蓄、理債、風險規畫、購屋、投資,這5堂理財課,不管人生哪個階段都很適用,只要練好理財基本功,提升理財IQ,就能讓你避開風險,常保平安。《今周刊》和國泰金融集團合作,進行全台最大規模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理財IQ大調查,發現年輕人的理財IQ不及格,更需要加強理財基本功,才能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風暴。winwin_20081009_1223525111_0.gifleft -->
李先生,一九六五年生,頂著美國前十大名校機械碩士學歷,在二十八歲那年回台,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學歷好加上認真工作,第三年,就接手負責公司的投資業務。
金融風暴肆虐/投資高手慘遭滑鐵盧
三十三歲到三十八歲這五年,李先生快速累積財富,離開待了五年的公司,他到一家大型投資公司,負責投資案,加上自己也投資股票,操作順利,三十八歲就累積了第一個一億元。後來,他離開公司,和幾位朋友一起專心投入投資市場。由於過去的訓練,他的投資非常專業,從不追逐市場明牌,每買一檔股票,總會把那一家公司研究得非常透徹,每一場法說會一定到場,不定時和朋友一起討論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李先生判斷產業趨勢很準,他手上持股不會超過五檔;持有的標的都是中型業績成長股,電子產業的中上游,從早期的筆記型電腦到後來的手機,他都沒錯過;這兩年手上也有鋼鐵股和營建股,每檔股票持股都達到五千萬至一億元的規模。從三十八歲到四十一歲這短短幾年內,李先生財產淨值從一億元變成四億元,利用融資,手中股票將近八億元。從李先生的投資歷程來看,他其實是一位認真、肯下工夫做研究的投資人,不跟隨市場消息、不炒短線;然而透過金融槓桿操作,在短時間內享受到財富倍增的甜美滋味時,似乎忘了,「槓桿效應」同樣具有致命殺傷力。從去年開始,李先生手上的股票出現下跌,尤其到了今年八、九月,在很短時間內,股票價值從八億元變成一.二億元,資產大幅縮水;他投資的都是績優穩健公司,但股價大跌,連賣都賣不出去。事後他自我檢討,停損速度不夠快是最大致命傷;而且他所投資的股票,多是一些上、下游的公司,籌碼集中在十幾個大股東身上,股票的流動性不夠,沒有考慮到這層風險,讓他剛剛才發現苗頭不對時,卻已經抽不了身。投資市場的變化快得讓人措手不及,這一.二億元的股票,扣掉四千萬元的融資,淨值只剩下八千萬元,過去十年白忙一場。而兩年前,因為投資獲利,他在台北天母訂了一戶一.四億元的豪宅預售屋,房屋貸款八千萬元。最近房子蓋好,曾經叱(口+宅)科技業、金融圈的金童,如今卻得為籌措裝潢費傷透腦筋。
2008-10-01記者:《數位時代》撰文=張玉琦
Google、微軟加碼,IBM、HP、Cisco搶進
不景氣的年代,企業如何節省成本、提升效率?雲端風暴是下一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新概念。它背後潛藏的龐大商機,吸引Google、微軟等大廠積極搶進;它所引發的強力風暴,更加速產業鏈的成形,讓企業減少資訊架構的投資,同時卻享有更強力的運算資源;它的巨大影響力,讓個人到企業均身陷其中。
「雲端,是我們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技術,」趨勢科技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戴燊說。 約莫是五年前,趨勢科技開始覺得在跟病毒永無止盡的對抗中,漸居下風。批次更新的病毒碼,不僅檔案越變越大,更無法追上新病毒產生的速度(平均每四秒就有一個新病毒)。
趨 勢認知到,與網路上流竄的病毒對抗,得要找到新方法。趨勢因應之道,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網路來的病毒,就得在網路上解決。具體作法,就是在網路上 架一朵「防毒雲」,使用者不用像過去,得要把病毒碼下載到自己的電腦更新,只要透過網路連上防毒雲,就能即時在網路上偵測病毒,既節省硬碟空間,也可縮短 因應病毒爆發的處理時間。對趨勢來說,不用像過去要一一通知用戶有新病毒出現,得進行病毒碼更新,只需要把最新的防毒碼放在雲上,用戶連上網路就能自動偵 測,網頁瀏覽過程中,在使用者的電腦上,會直接詢問雲網頁是否安全,與病毒的作戰可因此爭取更多預防時間,大幅降低病毒爆發的機會。
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在今年趨勢二十週年記者會上這麼說:「雲端運算時代已經來臨。」因為雲端運算徹底改變與用戶往來的方式,過去是趨勢一一面對每位用戶,現在則是趨勢與用戶之間,透過雲溝通往來。
雲 端運算最簡單的意涵,就是將運算能力提供出來作為一種服務,企業或個人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使用者所需的資料,不用儲存在個人電腦上,而是放在網路的「雲」 上面,在任何可以使用網路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雲代表了規模龐大的運算能力,由服務供應商建造大型機房,提供各種軟體應用,讓用戶隨時使用媲美超級電腦的運 算能力與最新應用軟體,同時間卻不曉得伺服器的位置或資料的所在,就像是天上的雲一般,虛無飄渺又抬頭即見。
不景氣下的新省錢術
在不景氣的年代, 使用雲端運算可直接幫企業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根據Gartner研究指出,企業每十元的IT投資中,約有八元是用在既有系統的維修,而非更新升級,若能 將企業內部的IT架構,交給雲端運算的服務供應商,就可把這八○%的維護費用大幅降低,將資金投資在研發、行銷等企業更核心的領域。
雲端運算已經被視為繼Web 2.0之後,下一波科技產業的重要商機。根據美林證券估計,未來五年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達到九百五十億美元, 占全世界軟體市場的一二%。Gartner的報告則認為,至二○一二年有八○%《財星》五百大企業會使用各式不同的雲端運算服務。 雲端運算背後龐大的商機潛力,使Google、微軟、Amazon、IBM、甲骨文(Oracle)、惠普、戴爾、昇陽(Sun)等各種科技大廠,都在今 年大舉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搶占先機。
雲端運算在近來刮起大風暴,關鍵原因在於網路就像水、電一樣,是無所不在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有在書房、辦公室才需要。一方面,根據Jupiter Research估計,全球上網人口至二○一一年將達二十億,另一方面,則是行動裝置快速成長,難以計數的可連網裝置從電腦、手機一 直到汽車、家電甚至相機。使用者在電腦上的資料,也需要在手機上使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資料放到網路上,上網就能取得,不用把同一份資料在不同上網工具中 轉來轉去。 和Web 2.0類似的,雲端服務也是從消費者先行,再逐步發展出商業模式。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當你開啟Gmail帳戶、在MSN分享空間撰寫部落格、在Flickr分享照片的同時,你已經進入了雲端。資料的儲存與取得都透過網路來進行,消費者本身並不知道資料確實的所在地,也不負責軟硬體的更新,一切都由雲主動處理。
雲 端運算不僅止給消費者使用,就企業端來說,電力、空間與資訊設備維修費用的高漲,加上對系統效率與效能的要求,是將企業推往雲端服務的主要因素。接下來的 雲端服務就像電力一樣隨插即用。六○年代的大企業需要在工廠附近自備發電機,因為擔心公用電力不穩定。「現在大家對電力的信賴,未來也會成為對雲端服務的 信賴,」Google在台大力推動雲端計畫的軟體工程師葉平說。
Google、微軟積極推動
葉平表示,過去新技術的推廣是沿著學界、政府、業界這條線發展,最後才是個人,現在個人反而變成新技術的最新採用者。
積 極推廣雲端服務的Google,也是從消費者開始,逐漸往企業端發展。漸次成形的Google Apps就是網路辦公室軟體,包括信箱、文件、投影片等。但Google並不因此而滿足,今年才上線的Google App Engine,更是一個網路平台,讓開發者可自行建立網路應用程式。
Google之外,微軟是另外一家積極推動雲端運算的大廠。微軟的策略是軟體+服務,強調產品的彈性化。十月微軟將發表最新的消費者產品線live與企業版Online動態,打算針對每一種現有的軟體,發展出相應的雲端服務。
舉 例來說,Exchange就會有對應的Exchange Online,CRM軟體也會有CRM Online。據美國《商業週刊》引用高盛調查指出,有九%的受訪者打算除了現有軟體,額外使用更多微軟的雲端服務。台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副總經 理劉念臻說:「這就像交通工具的演進,不會因為有了飛機,大家都只坐飛機,而是依據不同的需求選擇。」
除了Google與微軟結合自己的優 勢,提供軟體與網路平台作為雲端服務外,還有更多其他領域的廠商,透過網路提供運算資源。具體內容包括伺服器、網路連接點、線上儲存空間,適用於IT預算 有限的中小企業,可因此享有與大企業同等的資訊架構,用戶取得服務如水、電、瓦斯般,用多少算多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網路零售業龍頭亞馬遜的「亞馬遜網路 服務」(Amazon Web Service),把自己架設好的IT架構與資源開放給其他公司。《經濟學人》指出,亞馬遜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網路龍頭。在基礎架構方 面,IBM也推出藍雲(Blue Cloud)計畫,建立大型商用數據中心,第一座在中國無錫。其他像是微軟、昇陽、惠普等也都有類似打算。
中小企業緊接受惠
雲端的具體代表物, 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機房,難以計數的伺服器,需要更好的監控與調節系統,擁有相關技術的廠商也因而受惠。包含思科、VMware與思杰(Citrix,剛購 併XenSource)等都備受矚目。思杰即將於十月發表的思杰雲中心(Citrix Cloud Center, C3),就是專為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打造,包含虛擬化平台以及穩定安全的基礎架構。思杰資深副總裁華森(Wes Wasson)表示,包括微軟、亞馬遜、Google與Salesforce.com等雲端服務的大廠,都是思杰的用戶。
中小企業極有可能是 雲端服務的下一波受惠者。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雲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與控管風險。思杰應用網路事業群產品行銷副總裁阿波爾(Sanjay Uppal)認為,最重要的是雲端運算的規模與彈性,因為它可大可小又依照用量收費,中小企業不會閒置資源,也不用預估開銷,還能夠享受規模經濟的利益。
雲端技術並非全無隱憂。AT&T全球商業服務策略解決行銷副總裁偉曼(Joe Weinman)指出,目前雲和雲之間並無共同標準,也就是說企業用戶難以從一家服務供應商轉換到另外一家,降低了服務轉移的彈性。此外,雖然大廠商的穩 定度高,但不管是亞馬遜或Salesforce.com,都有過當機事件,造成企業用戶的營運風險,如何讓企業用戶放心把內部的資料放到雲上,所延伸的資 安疑慮,則是雲端運算能否起飛的另一個關鍵原因。
在這場集合眾多科技大廠參與的雲端風暴中,將更進一步改變我們使用網路的方式,網路也因此將更無所不在、無所不用。
2008-10-01記者:文 曾依璇
愛臺灣何需言語 追夢不必遠行
好久了,國片一直在主流電影的兩端游走,普羅的沒有,賣座的更沒有,侯孝賢的藝術,蔡明亮的異色,抓不住大家的眼睛,國片這幾年來只能靠在李安的身旁取暖,《海角七號》隱隱約約聽到國片的號角吹起,把大家催進電影院。
有趣的是,在一片美譽之下,導演魏德聖說,「其實我覺得《海角七號》的深度與厚度,並沒有評論的那麼高」,為何這部深度與厚度沒有那麼高的電影會震撼影壇,令人深思,更足為國片未來發展的指標。
當音樂響起,吉他刷下的那一刻,感動瞬間在體內爆衝:流淚,流淚是唯一出口;感動,感動無需哀傷。能打動人的,是來自人心裡最真實的東西。《海角七號》最珍貴的是把這些元素用最鄉土的方式呈現,愛臺灣何需言語,追夢未必遠方。
啊!那海洋,宛如母親的懷抱
電 影濃淡得宜,唯美的配樂和動人的插曲,節奏隨情書起伏,最美最令人留戀的是導演鏡頭下的那片海洋,夜幕低垂後的海洋宛如母親的懷抱,失意的樂團主唱阿嘉、 想念愛妻的老馬、暗戀老板娘的水蛙、抱著女兒輕唱的媽媽,每個人帶著各自的心事對著她傾訴,寂靜的海面承載多少思念。生長在都市的觀眾醉倒在她的懷抱,而 屬於那片海洋的異鄉遊子,又是何等心情。
沒有大明星,沒有驚心動魄的特效,魏德聖導演所執導的《海角七號》,在今年夏末為低迷已久的國片市場帶來生機,預計突破全台兩億票房。根據台北票房情報網,《海角七號》9月下旬暫居全年票房總排行第6名,許多製作費高昂的好萊塢影片都望塵莫及。
長期以來,台灣電影市場幾被外片占據。新聞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歷年來,每年200-300部的外國影片,約占總票房的九成以上。國片導演雖多有佳作,屢次在國際影展上獲肯定,卻因曲高和寡,娛樂性不足,在票房上難有突破。
《海角七號》的成功,無疑為國內電影工作者及觀眾畫上一道代表希望的彩虹,同時也提供了未來國片發展的思考方向。
這部國片能創造風潮,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於觀眾能從中獲得共鳴,及平凡的感動。
音樂、鄉情與愛情 串成美麗畫面
音樂的催化的普世性,原鄉的召喚,通俗的語言,跨越國界與時間的愛情,串聯在一起構成了《海角七號》的美麗畫面,打破了許多人對國片的偏見,發現原來國片不限於以沉悶的語調述說社會邊緣人的故事。
在嘉義社區大學教環境美學,同時也是影痴的盧銘世老師說,楊德昌、侯孝賢等經常獲獎的導演都是文人,運鏡手法及編劇大多「高來高去」,令觀眾感到抽象,脫離現實。近年國片卻越來越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很能引起共鳴。
近年幾部票房表現亮眼的國片中,包括《練習曲》、《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九降風》、《冏男孩》等等,題材均取自生活或是一般人共有的記憶,表現手法也很通俗。不難發現,國片導演正努力嘗試以共同感抓住觀眾的心。
但是《海角七號》會不會只是另一波的「蛋塔效應」?
如果《海角七號》是一道彩虹,彩虹能否持續燦爛,除了電影藝術者的努力外,政府及投資者的雨露,以及觀眾的熱情,仍是先決條件。
親切的題材 新血的加入
在2005年以《翻滾吧!男孩》紀錄片創下佳績的林育賢導演認為,幾年前,國片平均票房還只有不到100萬台幣,現在卻有200-300萬元,而國片票房有起色的原因在於親切的題材及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為電影產業注入新血。
然而,林育賢也表示,一部片的製作成本至少需要1,000-2,000萬元,電影工作者仍然背負著壓力。
他認為,投資者的信心對將來國片發展也非常重要。而《海角七號》的成功,證明國片也可以叫好又叫座,無疑為投資者對國片的信心注入一劑強心針。
雖然政府的補助對電影工作者不無小補,但政策似乎仍著重事後獎勵多於協助製作。即使獲得新聞局的500萬元輔導金,魏德聖導演仍需舉債近3,000萬製作 耗資5,000萬的《海角七號》,債務的紓解及籌備下一部片的資金,得靠上億的票房及新聞局的2,000萬票房獎金。
魏德聖也對媒體表示,政府的角色應該由資助者轉移到仲介者,替國片找到更多支持。
相對於電影工作者的期許,政府似乎仍抱持守舊的觀念。新聞局電影事業處處長陳志寬則提出新的方向與作法:各類補助及獎勵仍會持續扶持國片,包括輔導金、給電影工作者優惠貸款、參加國際影展獲獎獎金等等。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有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目前需要好劇本以及突出的行銷手法,讓更多人願意欣賞台灣電影。
然而,政府今年規劃用於發展電影的預算約為台幣4億4,500多萬元,較去年約少了1,000多萬元,且很有可能再被立法院刪減;希望由於受到《海角七號》的激勵,政府的輔助預算能提高。
台灣的電影在國際舞台上也曾頻頻發光,絕對是值得發展的軟實力之一。政府可以更體貼電影工作者的需求,讓《海角七號》不止是曇花一現。
2008-10-06記者:文/吳宜宣
今年秋天真是多事之秋,先是政治上演肥皂劇,再來颱風肆虐,
接著華爾街金融遭「雷」擊、全球股市一片綠,
加上可怕毒奶粉四處流竄等,搞得人心惶惶、焦躁、鬱悶……
深呼吸、調整心情,提醒自己別被情緒駕馭,
樂觀更能化危機為轉機。
處在緊張、步調快速的忙碌社會,國人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情況不時耳聞,雖國內沒做過流行病學統計,但從身心醫學科或精神科門診推斷,身陷情緒風暴的人日趨增多。
簡單而言,「憂鬱症」和「躁鬱症」屬於「情感性」疾患;「焦慮症」則是「焦慮性」疾患,兩類疾患雖不同,卻都是精神疾病。通常焦慮和憂鬱的共病機率很高,很多憂鬱症患者也伴隨焦慮症狀,因此,治療某部分焦慮患者的用藥和治憂鬱症一樣,都用抗憂鬱症藥物。
4W幫自己管理情緒
仁康醫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張慈莉提供4W,藉由自我對話,幫自己療癒、管理情緒。
What: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問自己:「今天情緒如何?」、「要跟自己分享什麼心情?」以好奇心面對情緒,透過情緒命名讓自己有主導權,看到不同情緒點。
When:問自己:「今天什麼時候憂鬱情緒來拜訪?」觀察憂鬱、焦慮不好情緒何時找上自己,相信自己是情緒的主人,有能力收藏打包外來的不好情緒,並將他們安置該存在的地方。
How:問自己:「我如何面對這些情緒?」評估今天如何管理好這些情緒,並記取成功經驗。
Why:問自己:「為何我可以做到?」鼓勵並相信自己心想事成的正向力量,能幫助憂鬱心情早日放晴。
2008-10-02記者:撰文◎張育寧 攝影◎凌子曜
好貨需要有人來識貨,好人才也需要有一雙慧眼來發掘。獵人頭顧問扮演的,就是這雙「識人」的慧眼,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就業情報高階人才徵聘部顧問林佳蓉,3年前從科技公司業務主管轉戰現職,擔任獵人頭顧問,短時間內達成公司目標業績的6倍。
擁有雪亮的識人眼光,林佳蓉認為,人才鑑識不是去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而是幫他找到能發揮長才優勢的最佳戰鬥位置。
「獵人頭公司和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產品是活生生的『人』。」林佳蓉認為,比起沒有生命的產品,人更複雜多變,獵人頭顧問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最短時間,精準判斷眼前這個候選人,究竟是貨真價實的未來之星,還是虛有其表的草包?
人才斤兩無所遁形
不同於其他獵人頭顧問多由人資主管轉任,林佳蓉進入高階人才仲介領域前,在電信產業累積了長達10年的業務高階主管經歷。
「產業經驗是我面談時,辨別對方『斤兩』最重要的基礎。」豐富的產業知識,讓林佳蓉能夠利用短短1個小時的面談,透視對方到底有沒有真才實料,「履歷寫得再漂亮,如果專業和經驗不夠,一開口就露餡。」
林佳蓉習慣先讓對方多談,再問幾個簡單卻關鍵的問題,「你曾經任職的這家公司有多少員工?」「為什麼當初會離開?想跳槽的原因是什麼?」從對方的回答中,研判履歷中的資料是誇大,還是有所隱匿。
「有的人一來,就誇耀自己有多豐富的管理經驗,但一問公司規模,可能只有幾十人。或是履歷中有些時間交代不清,直接問可能得不到答案,我就先讓對方盡情抒發,再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紮實的產業功力,使林佳蓉能很快看出這個人才是否符合客戶需求,「雖然每次都會提供客戶3~4位候選名單,但最後客戶挑選的,往往都是我推薦的第一候選人,」她說,「這就證明我的眼光沒有錯。」
建立「線民」情報網
林佳蓉認為,豐沛的人脈存摺,是獵人頭顧問成功媒合的關鍵。
「獵人頭顧問最大的夢魘,就是客戶開出徵才條件後,心中找不到任何符合的人選,打開人才資料庫也沒有適合人才,」林佳蓉說,「所以平時就要主動擴充自己的人脈存摺,除了參加社團活動外,平時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可能目標人選,也是進一步拓展人際網絡的中繼點。」
「除了找到人,還要找到對的人。」累積人脈存摺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在做目標人選的經歷審查(reference check)時,能有較完整的「情報網」。
「經歷審查就像是偵探在查案,累積越完整的人脈網絡,Spy(線民)越多,找錯人的機率也就越低,」林佳蓉說。一個獵人頭顧問就算眼光再銳利,畢竟仍然有侷限,必須廣泛利用「眼線」,才能為客戶過濾出專業、品格和領導力兼具的人才。
挖掘意想不到的組合
「不要對人才設限,才能看到他們的優勢和發展性,這是我為客戶尋找人才時,所秉持的基本原則。」
林佳蓉認為,只要找對公司坐對位置,每個人都是好人才。要如何看見隱藏的潛力?「open-minded加上一點想像力,就能為客戶找到意想不到組合。」
林佳蓉曾經幫一家歷史悠久的貨運公司找董事長特助,由於客戶正面臨國際化轉型,因此希望找一位有同產業外商經驗的人才。
林佳蓉思忖,「傳統產業要轉型,一定會面臨文化上的衝擊,如果從外商公司直接挖角,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的問題。」於是,她推薦一位曾任職於外商空運公司,後來到大陸台商科技廠服務,熟悉台式管理模式的高階人才。
「一方面他有國際化視野,一方面又理解傳統產業的文化和溝通語言,」林佳蓉說,「頭腦轉一個彎,就能為客戶找到全新的可能。」
從事獵人頭顧問3年來,林佳蓉認為,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擦亮被埋沒的璞玉,把人才的缺點變成優點。「1個小時的面談,我不只是幫客戶找人才,也是幫人才規劃職涯發展的道路,即使最後媒合沒有成功,若能為這個人指引提升競爭力的方法,那就是從事這份工作,最棒的回饋了!」
林佳蓉
學歷|銘傳應用英語系
經歷|二類電信業務高階主管
現職|就業情報高階人才徵聘部顧問
2008-10-06記者:整理/高子衿.圖/本刊資料室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然,也有「凡事皆通」的人,就像電腦,有人又會設計、又會裝配、又會行銷、還會寫軟體;但是,你可能不是這樣的天才。
第二點是
Working
Hard,也要
Working
Smart。過去那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一定要有「功勞」。別人八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你卻要加班、花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表面上你很辛苦,實際上公司卻要多付出將近50%的加班費,這樣是不公平的,也不Smart;所以,現在很多公司的政策改變了,八個小時做不完,就帶回家做,或者加班也沒有加班費,再不然就減少你的工作量,薪水也凍結,讓別人的薪水升到比你高出八分之三為止。
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是哪個國家?盧森堡,其次才是德國、美國這些國家,台灣則遠遠落後。盧森堡每人每小時工作的生產值可以創造48.3美元,德國與美國分別是35.15美元和32.27美元,台灣則只有13.25美元,比起香港的22.31美元,都還是差了一大截。現在網路上有一句講年輕人找工作的七言絕句,大家都知道吧:「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拿我們跟盧森堡比,人家真的是「數錢數到手抽筋」喔,所以我們要知道,Working
Smart比Working
Hard更重要;想出一個更有效率、更聰明的做事方法,將能勝過動員人海戰術的蠻力苦幹。未來各位企業新鮮人如何發揮自己的才能,來提升公司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將會決定各位在企業中的價值;僅僅流血流汗,是不夠的。
第四點,要能先融入,後變革,也就是先融入公司的經營文化,再從事變革的工作。
剛才也提到,人跟人溝通的問題最棘手,也最具挑戰性,這方面只有學理的基礎是不夠的,你必須先了解別人是怎麼做的。在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要是你覺得事情真的不對,就可以用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說:「我是不大懂啦,但是這個事情要是可以這樣改,不曉得會怎麼樣?」用這樣的口氣,別人也比較願意接受你的看法。態度很重要,許多人本來或許會同意你的意見,卻為了面子問題偏偏就是不同意,溝通時的口氣和態度,是各位要學習的。你客客氣氣去跟別人請教,不必用很兇的口氣,別人也都還是會佩服你,你也就融入這個團體了。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態度:當你碰到一些看起來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不妨先把它看成是合理的,不要一開始就「哇,這個不對,我明天就不幹了!」,你已經進了寶山,為什麼不拿一點寶藏出來?
所以,要是有很多你覺得不合理的事情不斷在發生,或許它們背後也有一些存在的理由;你先摸清楚,再力求改善,就不會有什麼不合理的事了。如果能有這樣的態度,各位就可以「逢凶化吉」、樂在工作,進一步施展自己的抱負。
Mission的心裡準備,甚至是Mission
Impossible,一旦成功,必定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也可以磨練自己的做事方法與態度。各位未來在工作上可能慢慢會發現,高學歷與埋頭苦幹只是成功的一部份條件,真正成功的人常會去做失敗者不願意做的事,而且做成了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