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郭台銘 古堡開門 只限超級CEO

郭台銘 古堡開門 只限超級CEO

( 2008/10/09 )

2002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捷克購買古堡,並以前妻林淑如的英文名字「Serena」命名,讓人赫然發現這位科技大亨原來也有浪漫的一面。
這幾年,關於古堡的傳聞和報導從沒間斷過,但從沒有媒體親自踏進這棟愛情的殿堂,一窺全貌。
在鴻海歐洲區總經理張邦傑,與過去七年來從購買古堡開始,從頭到尾打點古堡一切的張邦傑的夫人馮曼琳同意下,9月10日清晨6點半,《遠見》記者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區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終於抵達了郭台銘的神祕基地。
現在,這個古堡有個正式品牌名稱: Casa Serena(瑟琳娜之家)。
充滿傳奇的古堡,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東方的庫納霍拉鎮(Kutna Hora),占地約25公畝,外加一座擁有12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四周均被濃鬱的森林擁抱。從空中鳥瞰,就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堡。


森林中若隱若現 彷彿典雅公主


訪客要抵達古堡,必須先穿越蒼翠而深邃的森林小徑。行進中總覺得郭台銘的古堡,始終若隱若現,像個羞澀的公主,一點一點顯露她的美麗,直到露出全貌。
外觀上,Casa Serena完全不是「古樸」灰黑,不見歐洲古堡常有的歌德式尖塔,外牆上也沒有巴洛克式建築的華麗雕琢。她的線條簡單雍容,綠色、黃色與象牙白撘配的外牆看來十分柔和,反倒像一座莊園式豪宅別墅。
進到古堡的主宅內,是方正的三層樓建築。一樓的中央是大廳,仿羅馬式建築的十個「肋形窟窿」,自各角落向巴洛克式浮雕的天花板集中,看起來充滿動感,處處華麗細膩。古色古香的枝型吊燈,金箔貼面的大鏡子,藝術感鮮明的諾曼尼斯仿古座椅,帶領人走進恬靜典雅的貴族生活。
「一樓本身就是建築藝術品,」馮曼琳帶著訪客參觀時忍不住稱讚。
二、三樓則有許多間大小不同、風格也各不同的起居室、閱覽室、音樂房、祈禱室、餐廳、會議室與十幾間套房等,可供貴賓開會、休閒與住宿用。
全身散發出高貴優雅氣質的馮曼琳,正是Casa Serena的執行長。政大新聞系畢業,到美國讀書後,馮曼琳改做形象設計工作。2000年隨著夫婿從美國外派到捷克,興建鴻海第一個歐洲代工廠後,竟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一頁「美麗的意外」。

夢想兼事業 尋堡過程艱辛

1990年代末期,基於物流運籌的考量,愈來愈多客戶要求鴻海必須就近在歐洲設廠,於是郭台銘買下捷克帕多比薩(Pardubice)鎮上的一間軍用雷達 工廠,作為歐洲市場營運總部。但是當時捷克並非工業大國,很難吸引鴻海的全球合作伙伴來捷克看工廠。於是,兩家人一次日常的對話,迸發了絕妙的靈感。
和林淑如感情不錯的馮曼琳回憶說:「我們都是女生嘛,又都對古堡有個夢想。」閒聊中,兩位女生懷著對古堡的憧憬,兩位男性想著如何協助代工事業,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何不以附近的古堡做為私人招待所,讓賓客慕名而來?
但從一開始尋覓適合的古堡,過程就不輕鬆。似乎也暗示了要完成夢想,未來將碰到的重重困難。
她們從布拉格出發,一路往鴻海設廠的地方看過來,一共看了13個古堡,但是卻全被捷克共產黨破壞,唯一完整無缺的,就是今天的Casa Serena。
這是重建於1911年的羅茲泰茲城堡(zamek Rozt??,zamek即捷克文的城堡)。但也因為60年沒有整修過,外表灰舊,內部裝潢破爛不堪,一點也不古色古香,但幸好,建築物沒少一塊磚。

一磚一瓦間 透露著歷史滄桑

羅茲泰茲城堡其實大有來頭,最初是17世紀的史波克伯爵(Count Sporck)的狩獵別墅,後來由羅茲泰茲家族繼承,整個鎮也命名為羅茲泰茲。史波克伯爵是捷克的傳奇人物,贊助過維瓦弟的歌劇,出版過150本書,又被 稱為「捷克共濟會之父」(Father of Czech Freemasonry),深具影響力。經過300多年,史波克伯爵的遺跡仍然存在,小坡上的修道院,則是他為慶祝兒子出生所建造的。
羅茲泰茲城堡經過多次改建,最近的一次改建,採用了維也納新藝術古典主義風格(Viennese art-nouveau classicism)。然而,到了郭台銘的手中時,早已失去原有的風華。
建築主體得以保持完整,說來也諷刺。當1946年捷克共產黨取得政權,羅茲泰茲城堡最後一任奧地利主人逃走,此處變成捷克記者聯誼會會所,當時有30幾個房間,平日是這些御用記者的辦公室,假日則成了度假小屋,所以能保持最起碼的完整。
1989年,捷克發生無一人傷亡的天鵝絨革命,將社會主義驅離這塊土地,政府把以前被共產黨侵占的物產歸還原主人,但因為原奧地利主人曾經和德國人合作過,背叛了捷克,城堡收歸公有。
「所以,古堡是跟捷克記者聯誼會買的,」馮曼琳說。但這第一個交易,卻是第一個欺騙。

修建過程難 法令溝通出問題

對方在出售前曾列了一張清單,註明古堡內有880件家具與藝術品,實際參觀時,其實全是破銅爛鐵,只有幾件巴洛克家具尚堪用。等馮曼琳要簽約付款時,對方卻說,家具、藝術品都是國家的,後來真的全部搬走。
光是簽約買城堡就花了一年多。終於2002年開始整建工程後,又花了兩年半。因為工程複雜度其實不是一個外來的台灣人可以輕易操作的。
「我不會說捷克話,捷克法令也不懂,這又是歷史古蹟,附近又是森林與水源保護區,光是許可證就申請了1000張,施工期間政府官員常常來監督,」馮曼琳難忘過程的艱辛。
一開始她找了一個裝修古堡的專業團隊,整個外包。但還是出現太多困難,終究整修古堡和蓋工廠不一樣,建廠有一定的模式及流程,維修古堡沒有標準守則。
先是出現溝通問題,馮曼琳和團隊互動,都是透過翻譯。「我要做一間浴室,講了三個月,他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馮曼琳說。
古堡的二、三樓過去有30幾間房間,馮曼琳計畫改成14間套房,還有一些起居室。然而,當時古堡修復團隊沒告訴馮曼琳每個房間大概會怎麼做,卻要她一間一間來買單,她決定先暫停。「很多東西本來以為很簡單,卻出現不可思議的困難,」馮曼琳說。
就連張邦傑也想不到,妻子的內心蘊藏著這麼大的能量:「我最佩服的是,困難重重,她卻一一克服。」
兩年多後,2005年7月硬體終於完成了。數不清的重建和粉飾工程,全都落在馮曼琳身上,她自我調侃說:「我是一人公司。」

個人投資第一個個人品牌

因為房子內空無一物,近三年來馮曼琳就一個沙發、一張桌子、一張床,慢慢布置起這個古堡,直到現在還在添購家具中。
為預防設計走樣,她特地畫下每一間房內要有哪些家具、家具的樣式和擺法等細節,這些彩色草圖在完成任務後一一被裱褙,掛在古堡裡,見證房間從腐朽到絢麗的過程。
其實Casa Serena的價值,除了是維修成功的古堡外,還有最近才正式完工的高爾夫球場。
當初郭台銘會買下這棟古堡,也是因為古堡附近有大片農地,可以開發高爾夫球場,招待遠道而來的全球CEO。
目前古堡與球場完全由郭台銘個人出資,跟鴻海集團無關,而經營管理則全權授權馮曼琳。問她抱持什麼理念經營時,過去做形象產業的她說得直接,「鴻海都是做 代工的,沒有品牌,Casa Serena是郭台銘的第一個品牌,」她強調這裡未來只招待邀請的貴賓,邀請全球跨國企業的大CEO與重量級人物來訪,「進出隱密,又可以打球,這樣才有 效果嘛,要不然全世界古堡那麼多,為何買這一個?」
問她這古堡總共花了多少錢?她也說,這是無價,無法估算的,因為能有這樣一個地方跟國際一流人士交流的價值,談話間談成的生意與建立的人脈是無法衡量價格的。

Serena無緣新社交舞台

事實上就在《遠見》記者到訪前不久,捷克總理也是古堡的座上賓,還在音樂房內欣賞了小型音樂娛樂。
眼看著古堡與球場終於陸續完成了,儘管美輪美奐如人間天堂,馮曼琳卻一直有個遺憾,因為林淑如只在古堡剛剛買下時曾經到過一次而已,與重建後的古堡無緣相見。
馮曼琳在一樓掛了林淑如首次到捷克時的特寫照片,右邊特別嵌上寫有「如」字的磁磚,左邊則是林淑如親手做的一幅壓花。望著牆,馮曼琳輕輕說了一句讓人震動的話:「She is everywhere.(她無所不在)。」
而郭台銘第一次到古堡時,就是2002年4月帶著林淑如一起來的,第二次來時,已經是2007年10月,變化之大,連郭台銘自己也不太認得。今年以來,郭 台銘新婚在古堡拍婚紗、9月初又重回古堡參加高爾夫球比賽,重返密度愈來愈高。古堡內有一間偌大的房間門口,就寫著郭台銘的名牌,是他的專用房間。
未來郭台銘到訪的機會應該會增加許多。因為這是讓他跟國際級大企業與領袖們,可以平起平坐的新舞台。


創新如何改變波音公司

創新如何改變波音公司

更新日期:2008-10-01 記者:EMBA雜誌編輯部/文

奇異公司前任CEO威爾許交棒的過程,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經過長期培養和重重篩選,最後的名單只剩下三個人,最後由伊梅特(Jeff Immelt)勝出。落敗的麥納尼(Jim McNerney)立刻就被3M公司延攬,擔任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

二○○○年,當麥納尼接下3M的領導棒子時,3M公司獲利不佳,成長乏力,股價疲軟。在他掌政期間,3M的股價上漲了百分之三十四。二○○五年,麥納尼又出任波音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暨總裁,他帶領波音走出陰霾,轉虧為盈,而且每季營收與獲利不斷成長。

撇 開眾所周知、早獲肯定的領導與管理能力不談,麥納尼使這兩家優異的公司成功走出低潮的重要法寶,是改變它們的創新模式。想想看,3M和波音向以創新聞名, 麥納尼竟然還能使它們靠著改變創新模式,而更上一層樓,可以想見,他必然有精闢獨到的創新哲學。在最近一期的「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期刊上,麥納尼分享他的創新管理方法與理念,尤其是在波音公司的經驗。

他說,創新必須以顧客為導向,提供具說服力的價值主張。在新機型的角力戰 中,波音公司的對手空中巴士(Airbus),選擇推出體積更大的噴射客機。波音呢?它由顧客來決定七八七型夢幻噴射客機的樣子。波音的業務人員細心傾聽 顧客的心聲,把「顧客想要什麼」充分反應給波音的工程師。最後,顧客的需要決定了波音七八七型客機的新性能與特色:讓航空公司能夠提供更低票價和直飛班機;省油百分之二十;維修費用與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乘客座位腳部空間增大;座位上方行李艙空間加大等等。結果是,七八七型客機至今已被預定八百架,創下商用客機史上銷售最快的紀錄。

此外,他擴大創新網絡,以提高創新的生產力。波音七八七是該公司和位於全球各地的主要供應商協力設計與打造出來的,麥納尼說:「我們把各專長領域『最佳中的最佳』結合起來……,創新是團隊運動,仰賴技術交流與坦誠開放的文化,跨團隊合作,有效管理與整合。」

更重要的是,他強調,創新不能沒有紀律。麥納尼說:「在商業環境中,你不能只有創意,沒有紀律。你必須對某些創新計畫說不,有些創新計畫則必須大力快速推動。」

3M 有一項悠久傳統,那就是所有員工都能把百分之十五的工作時間,投入從事自己喜愛的創新項目。麥納尼在3M時,推動該公司做出兩項根本改變:第一,從個人創 新改變為團隊創新;第二,不要為創新而創新,要聚焦於顧客導向的創新。他要求人員在從事創新之前,先和市場研究、銷售、生產部門的人員交流。

麥 納尼認為,不要以為創新一定要大、顯著、談判,不要以為小就不重要。永無止境的改善,是維持現有事業和開啟新機會的要素。他說:「所有事業領域都能,也應 該創新,並非只有技術層面才需要創新。創新是要思考如何以許多不同方式,為顧客創造價值。如果你把創新視為使顧客增益的工作,那麼,你就能明顯看出,創新 是每個人的職責。」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I Want My Freedom and Love

張曼玉,我只要自由與愛情 I Want My Freedom and Love

更新日期:2008-09-14 記者:採訪撰文/楊茵絜 圖片/Getty Images(Yoshi Omori)
她曾經演過75部電影,她曾經當過15次影后,所有美好精采的風景,她都看盡。可是,為了自由與愛情,張曼玉寧願坐地鐵買菜去,只因為那是她最甜蜜也最快樂的原因。

八月的倫敦, 已經進入有點冷的季節,地上像是鋪著一層由黃色與綠色落葉交疊而成的毛毯,16歲的女孩穿著她剛買到的黑色緊身褲跟一雙漂亮的細跟高跟鞋,踩得地上都發出 了悉酥的聲音。她正要去書店打工,沿著泰晤士河走著,河面都映照出藍天白雲,粼粼地閃著陽光金黃色的光圈。她走過了各式各樣的人身邊,街頭賣唱的、前來旅 行的、正在咖啡店裡頭聊天嬉鬧的、正在擁吻的人們。可是,她並不在意他們在做什麼,因為她正在走著,走到她要去的地方。

28年之後,她在北京。女孩儼然已經成為女人,為了工作與愛情,她已經先後從倫敦、香港、巴黎, 又到了北京。坐在首都的地鐵上,上頭人擠人,很多人看見了她壓低了帽子,扶著門桿準備下車,忍不住滴咕起:「哎呀,那是不是張曼玉啊?」她偷偷地笑了笑, 跟他們說:「噓!求求你別說。」張曼玉還是在走著,走到她要去的地方,就跟她說的一樣:「我的目標是永遠不停止前進,一直到人生的盡頭。」

女孩成了最佳女主角

從女孩變成女人的這些年,張曼玉不單單只是像個燕子一樣地,飛向她要去的城市而已,她實際上已經拍過75部電影,拿了至少15個最佳女主角獎。
哪怕是《警察故事》,她與成龍一起演出武打戲,讓她一打成名,也讓她感受到拍動作片的壓力;哪怕是《阮玲玉》裡的模樣,在關錦鵬的鏡頭底下,一會兒用黑白底片拍出當年張曼玉青澀的臉龐,一會兒在結局裡,她演出阮玲玉慢慢地將安眠藥與白粥和著,緩緩吞下,安靜地迎接死亡;哪怕是《英雄》裡,張曼玉與梁朝偉,兩人悲壯地站在懸崖上,用一把利劍刺走兩人的生命。
張曼玉從人們口中說的「花瓶」,早就轉成了一個擁有不同面貌的女人。

從女孩變成女人的這些年,張曼玉不單單只是像個燕子一樣地,飛向她要去的城市而已,她實際上已經拍過75部電影,拿了至少15個最佳女主角獎。
哪 怕是《警察故事》,她與成龍一起演出武打戲,讓她一打成名,也讓她感受到拍動作片的壓力;哪怕是《阮玲玉》裡的模樣,在關錦鵬的鏡頭底下,一會兒用黑白底 片拍出當年張曼玉青澀的臉龐,一會兒在結局裡,她演出阮玲玉慢慢地將安眠藥與白粥和著,緩緩吞下,安靜地迎接死亡;哪怕是《英雄》裡,張曼玉與梁朝偉,兩 人悲壯地站在懸崖上,用一把利劍刺走兩人的生命。
張曼玉從人們口中說的「花瓶」,早就轉成了一個擁有不同面貌的女人。
M.C.(Marie Claire):妳有想過要再回來大銀幕嗎?所有的影迷都很期待妳再回來演電影呢!
張曼玉:很不幸地,我真的沒有想要拍電影。這就是為什麼不管找上門的片酬有多高,我都沒有被誘惑。不只是因為沒看到喜歡的劇本,我現在也很享受我的人生,還有我的自由權我想,在75部電影之後,我終於得到自由了!
M.C.:如果碰到好劇本,想要復出的話妳會想演什麼角色呢?
張曼玉:如果還要再復出演戲的話,我會很想要在喜劇片裡面演上一角,而不是那些太過戲劇化、或者太悲傷,成天都在哭哭啼啼的片子。
M.C.:妳印象最深的電影場面是什麼呢?
張曼玉:電影生涯中,讓我印象很深的有《英雄》裡頭很多大場面,還有一些我跟成龍合作拍的片子,動作片對我來說是最困難、壓力最大的。
M.C.:那麼,電影,對妳而言,是興趣還是工作?
張曼玉:嗯,電影呢,一開始對我來說,這是一份工作,然後慢慢地,它變成了我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如果電影不夠吸引我,我就不會想拍,因為我不是只為了維持工作或者為了拍片而拍戲的。
M.C.:妳會入戲太深嗎?
張曼玉:我會嘗試演戲時,不要停留在扮演的角色上面太久。可是,那些角色的情緒還是會影響我的生活,有時候我會因為戲裡角色遇見的狀況而沮喪、煩惱。
M.C.:妳的好演技,對於自己的人生有幫助嗎?
張曼玉:實際上,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很糟糕的女主角所有我的情緒都會表現在我的臉上,還有我的肢體語言。人們老是可以很輕易的發現我的感受。可是好笑的是,也許我很容易外顯的情緒,最後卻幫了我演戲。有時候,我也搞不太清楚自己。

DJ,音樂放大聲點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 亞吳爾芙,曾經在長篇小說《海浪》的前頭,有一段寫于1940年11月3日的日記,裡頭寫著:「今天的霧有中古世紀感覺。我很快樂可以不用再賺錢;回到 P.H. 突然文思泉湧的寫作;我很高興的說,這是一塊小畫布。哦,那種自由──」張曼玉當然跟吳爾芙大不同。可是,她們擁有一樣對於自由的想望,比如說自由地書 寫、自由地思考、自由地過生活。
M.C.:妳每天早晨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張曼玉:每天早晨起床,我喜歡打開窗簾,然後花一點時間,看看那一天會帶給我什麼不一樣的驚喜。
M.C.:現在的興趣是什麼?
張曼玉:我的興趣,可以是各式各樣的事情,從到處找朋友、待在家裡面聽音樂,看電影,這全都要看當天的心情。喔,還有,天氣真的會改變我決定那天的行程。
M.C.:妳都怎麼度過一個人的時間?一個人的時候,妳會做什麼事?
張 曼玉:我很珍惜自己一個人的時間,雖然說,當然,我也很喜歡跟我愛的人們在一起相處。但是,當我一個人的時候,這是我唯一可以為自己做點事的時間。我喜歡 慢慢地寫 Email,特別是寫給我的好友與家人的私人郵件。有時候在家裡頭待著,用好奇心跟興趣,為我自己開創一個新的案子,那也很棒。或者,有時候,我只是坐下 來,然後寫下我對某些事的想法跟一些感想。還有,我非常愛把喇叭開到最大聲聽音樂!完全不必擔心會吵到別人-這才是最奢華的享受啦!
M.C.:妳怎麼看待責任與自由?
張曼玉:沒有長期的承諾就是自由。我可以選擇我喜歡做的事情,還可以選擇什麼時候要做。對我來說,最大的責任則是我該怎麼持續地成長,以及,該怎麼當一個更好的人。


沉潛的自由鳥

去年的一年裡,張曼玉去了很多地方,她讓自己不斷成長的方式,就是一直前進,並且用獨特的眼光,去觀察世界怎麼呼吸。身為一個上海人,在香港出生,在倫敦長大,再回到香港重新出發,接著又去了巴黎、倫敦居住,然後現在,她在北京唱起了自由的歌曲。張曼玉,用旅行紀錄世界的軌跡。
M.C.:去年一年,妳有去過什麼地方旅行嗎?
張曼玉:去年一年裡,我去了東京、紐約好幾次,當然還去了倫敦跟紐約。然後,去年夏天,我在美國境內到處旅行,還去了歐洲不少新的地方,像是愛丁堡、慕尼黑、以及冰島
M.C.:可以告訴我們妳居住過四個城市,譬如香港、倫敦、巴黎、北京,在妳眼裡,是什麼樣子呢?
張曼玉:香港—方便、狹小的城市總是比較容易生活,而且這是最讓我覺得像家的地方。
倫敦—我喜歡英國人,還有他們的幽默感。他們總是很好笑,而且非常誠懇。雖然天氣真的很煩人!
巴黎—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這是一個我酷愛在這裡散步或者騎腳踏車到處走的地方,在這我可以做一些『正常』的事情。
北京—我發現這個城市很讓人興奮!到目前為止,我仍然很愛北京這個特點—每一次來,妳都可以發現新事物、認識很多有趣的新朋友。

愛情永遠排名第一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裡頭提到過:「有一種小鳥生下來就沒有腳,它們一生都在飛翔。」張曼玉不是那樣的阿飛,可是她始終為了愛情在飛翔,她說:「愛情永遠是我的第一要務,我是一個可以為愛情放棄一切的人。」如同《慾望城市》的凱莉一樣,她曾經丟下香港的一切事物,在1998年與阿薩亞斯結婚,並且定居巴黎。在那裡,是另一個起點的開始。少了香港的嘈鬧,沒了倫敦的霧中之橋,這兒只有巴黎的塞納河,跟許多說著與她不同語言的人。現在,她又開始了另一段陌生城市裡的生活。
M.C.:妳挑選男人的條件是什麼?
張曼玉:幽默感是我挑男人的關鍵。我也喜歡無憂無慮、容易相處的男人,但是這男人要在工作或者碰見他在乎的事情時,可以展露嚴肅與擔當一面。還有,他還要是一個會『給予』的人,對人生有一個有趣的觀點負責任
M.C.:妳是一個會為愛拋棄一切的人嗎?當妳拋下香港的一切,跑去巴黎時,會不會感到很孤單?
張曼玉:愛情永遠是我最在乎的事情。我是一個可以為愛情放棄一切的人。是的,當然飛去法國的 當下,偶爾我也會感到寂寞,並且我真的很想念跟家鄉的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還有一些小東西,像是中國菜、中文,很想回去吃遍那些我最愛的餐館,開我自己 的車子等。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對我來說,冒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體驗新的事物、開拓自己的視野,只有透過這些事情,我才可以認識最多的自我,妳 總不能老是退縮到自己最舒服的地方啊。然而,也沒什麼比為了愛情而冒險還要更好的理由-去愛人,與被愛。

時尚女王去哪買衣服?

張曼玉一向以時髦的穿衣風格著稱,從葫蘆項鍊一直到 Balenciaga 的西裝外套,每一樣她穿過的衣服,都會帶起另一股流行。然而在70與80年代底下成長的她,受到 MOD 文化很深,在倫敦的日子裡,也帶給她另一種不同的時尚視野。
M.C.:妳的衣櫥裡面都放些什麼樣的衣服呢?
張曼玉:我的衣櫃裡,大多是舒服的衣服,休閒、但是時髦。
M.C.:妳會買便宜的大眾品牌嗎?
張曼玉:會,我也會買 H&M 跟 Topshop。
M.C.:妳有這麼好的時裝品味,會想成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嗎?
張曼玉:現在還不會成立個人品牌,可是我已經為 izzue 設計衣服有五年之久,而且我設計他們的女裝線。
M.C.:妳平常都去哪裡逛街買衣服呢?
張曼玉:我大部分都是在旅行的時候買衣服的。這樣子我可以一石二鳥的旅行,這很難以置信,可是當你只是逛街、跟當地的店員聊天時,妳可以了解這個城市非常多。但是我並不喜歡在香港逛街,我覺得當你起床的時候,決定花一整天逛街?呃…這讓我覺得有點罪惡感。
M.C.:妳還記得第一件買的衣服嗎?
張曼玉:當我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叛逆期時,我很喜歡 MOD 風格,所以我還記得我當時幫自己買了一雙尖頭的細跟高跟鞋,還有黑色緊身衣之類的。

把愛分給更多人

現在,能讓張曼玉公開出席的場合,除了廣告與派對之外,就剩下公益活動了。當四川大地震發生了之後,她並沒有發表長篇大論,只是單純地以行動證明想法,一次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萬人民幣,並且特別與品牌 Diesel 合作,義賣限量包款。她沒有讓愛情變成自私的,而是一條延伸出去,變成綿延而寬廣的線。
M.C.:妳的人生已經這麼圓滿,妳還有什麼目標希望達成?
張 曼玉:在未來,我會很希望可以再多花一些時間跟努力在公益活動上面。我不會參加很多不同的公益募款,可是我會專注在一些特別的個案,是我答應自己一定要去 做的,而且我想要在不同層面跟這些公益團體接觸。我想在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保持學習、保持不斷地問自己、保持自己思考。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 們去看、去感受、去聆聽、去品味,還有傾訴。我的目標就是永遠不停止前進,一直到人生盡頭。
M.C.:妳怎麼保持女人的美麗?
張曼玉:我想認知女人的美麗,那是一步步、一天天,慢慢學習新事物而來的。人生經驗可以幫助我繼續走下去,再繼續前進。經驗可以讓我的思維、內在變得更美好。透過這些事情,我才能用更深層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成熟,更了解自己。
她就像阿薩亞斯為她打造的《錯的多美麗》,故事的最後,張曼玉演的女主角,從墮落之後的谷底爬起、重生。
北京的八月,在奧運結束了以後,開始經常地下雨,有點像是掩掉了開幕式的煙花朵朵。天空繼續恢復灰濛,變成一個悶了點的夏末。不過,張曼玉還是走著,走著,前往一個充滿了冒險、她可能沒預測過終點的以後。        
攝影/patrick Demarchelier 項鍊/Piaget

思考祕技/3種頭腦柔軟操,思考不僵硬

【實用祕技】思考祕技/3種頭腦柔軟操,思考不僵硬

更新日期:2008-10-01 記者:整理‧撰文 / 廖之綺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

科技的進步,增加了許多搜尋答案的捷徑,雖然省了時間,卻讓我們過於仰賴工具,停止動腦,等到非得靠自己思考時,才發現腦袋已經不靈光了。
日本Globis管理學校講師船川淳志建議,想擺脫這種「思考僵硬」的毛病,可勤做3種思考的柔軟操,活化大腦的運作。

柔軟操一:訓練自己3秒做出反映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多半是「先想一想,再做出反映」,這個過程大概會耗時30秒。然而,要在多變的時代中存活,就必須把思考速度調快,尤其是和國外客戶以英文交談時,對話節奏更是與原本的習慣大不相同,需要更快速的反映。
為了因應這樣的改變,可利用「3秒規則」來自我練習,也就是當遇到一個問題時,要求自己在3秒鐘內做出反映。這種訓練不僅可以加強反映速度,也可以刺激思考。
當然,未必所有問題都要迅速回應,反而更重視毅力與堅持,但如果老是習慣一切慢慢來,就無法在需要時做出快速的反映了。

柔軟操二:抽象思考,具體說明

在思考事物時,可練習將具體的事情「抽象化」。以「企業文化」為例,可試著聯想到企業固有的「習慣」「氣氛」「默契」等抽象性描述,藉以開闊思考的範圍。
相反地,在說明事物時,則可練習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如,「本公司不用責罵的態度對待下屬」,就是企業文化的具體呈現,也有助於建立有效的溝通。
透過在「抽象」和「具體」之間來回練習,就能讓思考更有彈性。

柔軟操三:切換「發散」和「收斂」的思考模式

「發散思考」和「收斂思考」是有效進行集體討論的關鍵,發散思考就像腦力激盪,旨在發揮創造力、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強求一定要有答案;收斂思考則是經過推理,得出確切的解答。在團體討論中,適時地切換這兩種思考模式,可強化思考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要注意的是,在討論過程中也要確定大家都能跟上進度。如果已經進入收斂模式,卻還有人停留在發散思考,持續發表不著邊際的意見,反而會讓覺得討論已經結束的人感到困擾。由此可見,除了要能靈活切換思考模式之外,最好還能察覺到不同模式的轉換,才能讓大家做出有效的討論。
(取材自《思考不關機》,臉譜出版。)

美容大王-大S 舞台下的人生

美容大王-大S 舞台下的人生
更新日期:2008-09-02
每一天,徐熙媛在舞台上詮釋著不同角色,既是演員、主持人,又是作家、時尚品味者,她以獨有的風格,演活每個角色骨子裡的精髓。下了舞台,激情未歇,面對家人、愛情與熱愛的保養美學,她繼續上演著一齣齣好戲,一秒都不放過她精彩的Drama Queen生活……
總有些幸運兒註定要走向演藝之路,不需理會太多外界的規規矩矩,只管做自己,就能在眾人前發光發熱;只要站上舞台,就是鎂光燈的焦點 - 徐熙媛就是這樣的狠角色。與妹妹徐熙娣合組SOS出道,打破了當時少女偶像的形象,獲得了廣大歌迷的認同;初次嘗試戲劇的演出,便以《流星花園》開創台灣偶像劇之先河,更獲得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入圍的肯定,所有的一切,彷彿是早已寫好的劇本,就等著大S一一揭曉。

認清舞台上的角色
種種的機遇,加上亮眼的外型,很多人都說大S是演藝圈的小公主,但對於藝人的角色界定,她卻比誰都還要清楚:「我的工作就是讓觀眾開心。」沒有太多的虛應口號,沒有好高騖遠的憧憬,大S對於演藝工作有著讓人意外的實際想法,而發揮真正娛樂的價值,便是她的目標。「其實從SOS時期開始,我們就一直自詡為『諧星歌手』」,大S半開玩笑地說,「所以我們在當時做了很多玉女歌手不會嘗試的突破,就是希望能發揮藝人的娛樂性」。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態度,讓他們姊妹兩即使出道之初爭議不斷,卻沒有人可以否認她們極高的觀眾緣與支持度。我好奇地問她是否仍舊想念過去歌手的身份,她同樣誠實地說:「我有錄音室恐懼症,對歌聲也很沒有信心。其實在2001年錄製《變態少女》的時候,我就一直抱著『這是最後一張專輯』的心態,放手做了很多的嘗試,所以現在對歌唱工作倒也沒有遺憾。」跳脫歌手的包袱,大S在戲劇演出找到了新樂趣,首次參與的《流星花園》在台灣開啟了偶像劇熱潮,隔年更在爭議中與多位資深演員共同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我以前不敢在電視上看自己的節目、戲劇,總覺得很不好意思。」談到第一次入圍的爭議,大S也有她自己的想法,「一直到最近重播《流星花園》我才認真看了一遍,我覺得當時真的完全是破格的演出,可能就是因為很自然,才會引起大家的共鳴。」談到自己帶起的偶像劇風潮,她顯得自信滿滿,外界再多的爭議,似乎都影響不了她對戲劇的喜愛。
愛美的最高原則
大S對自己造型的完美要求,在這次封面的拍攝現場也可見端倪,一到現場與大家打了招呼後,沒有其他多餘的要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與我們討論當天的服裝搭配,與近期各品牌的風格潮流。「我很怕自己穿一些衣服感覺會很有『喜感』。」了解自己外在的優缺點,是大S在鏡頭前發光發亮的秘訣。「藝人畢竟不是Model,很多秀場上視覺感驚人、太前衛的設計,穿在我身上不一定能表現出相同的效果,反而會有種說不出的怪……」她仔細看著每套衣服與一字排開的各式鞋、配件,很快地,我們便決定出這次拍攝的幾個造型。如何讓自己在鏡頭前美美的,展現最無可挑剔的一面,對大S而言一點都不是難事。

一個人的生活
天秤座的大S,形容自己是最典型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綜合體,兩種個性有時突兀、對立,有時卻又互補、和諧,但如果一定要選邊站,她認為自己還是偏向天秤浪漫、理想的那一端。「我覺得這與我的家庭氣氛有很大關係。」大S形容與家人相處的氣氛,有時簡直就像電影般。「有人會覺得我太不實際、甚至是過度天真,但是我在家裏就是這樣啊!大家的對話,彼此開的玩笑,感覺好像是戲裡才有的情節。」家人對她究竟有多重要?她馬上給了我一個絕對的答案:「家人佔了我生活的99%!」停頓了一會,彷彿想到什麼重要的事,她趕緊改口說:「不行、不行!這樣我就沒辦法分給其他事了,我想…80%好了!」無論是99%或80%,從她肯定的語氣,任誰都能輕易感覺出家人的重要性。大S坦承,過去在她的心理,家人與愛情擁有同樣無可取代的重要性,但在幾段感情之後,現在的她更懂得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以前我很看重愛情,可以為愛放下很多東西,但是現在我更喜歡一個人的生活,感覺更輕鬆、自在,這是我以前沒有過的體會。」聊到現在暫時空白的感情生活,我在大S的眼裡,看不到無奈或故作堅強,反倒隱約感受到一種彷彿超越了某道高牆的豁達感。出道以來,大S的感情都是鎂光燈焦點,許多人都知道她「只愛帥哥」的戀愛哲學,當我又一次提到這點,她笑著回答:「我覺得這一點點的堅持真的無何不可。」身在演藝圈,大S說自己的生活圈並不複雜,認識新朋友最多的機會,就是在工作場合,這也是為什麼她交往的對象多是圈內人。追根究底,原來大S「只愛帥哥」,其實是因為「只認識帥哥」。
靜不下來的美容大王
除了演員、節目主持人之外,大S還有另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稱號 - 美容大王。她笑說自己原本在20歲前都不注重保養,一直到節目上注意其他藝人在保養下的功夫之後,自己親身嘗試才發現:原來追求保養也是另一種人生!從此便開始了追求保養新知的路。「我跟熙娣曾經有段時間完全沒有化妝就上通告、主持節目,觀眾在電視機前雖然察覺不出來,但是節目來賓都覺得我們真的太大膽了!」聊到過去,就算大S語氣裡有一些些的自豪,但她也承認,現在回頭看當時的自己,真的有一種恐怖的感覺。對美容樂此不疲的大S,最新的秘訣是全天然的生機飲食。「我最近開始注意生機飲食,每天都會喝一杯蔬果打的精力湯,對身體代謝很有幫助。」自認為不怕痛、不挑食的她,為了愛美,可以做很多別人不敢做的事、吃很多別人不敢吃的東西,唯獨是一次好幾個鐘頭的美容療程,讓她最不能忍受,「我是一個靜不下來的人,要我乖乖坐在一個地方好幾個鐘頭真的會要我的命。」訪談的同時,造型師正為髮型做最後的整理,大S一邊照著鏡子,仔細提醒化妝師梳整睫毛,下一秒便與我們討論起哪雙鞋與下一套服裝最搭襯,每個細節絕不馬虎,「美容大王」的稱號,果然一點不假。

第一公主陳幸妤悲歌


第一公主陳幸妤悲歌
更新日期:2008-08-28 記者:文/張雪秀
父母人生沒得選,後悔生在政治家
有什麼樣的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卻可以決定你相當大部分的人生。有什麼樣的丈夫,或許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卻將陳幸妤推進更大的深淵。當年成為第一公主,譜下的不是自此幸福的快樂曲,而是一再變奏的失控人生,以及永遠揮之不去的台灣嗜血媒體。wealth_20080829_1219978283_0.jpgleft -->
阿扁五二○卸任後,陳幸妤告訴友人,她終於可以解脫了﹗這個最後的寄望,終究還是奢望。八月十八日,陳幸妤在媒體追問扁家密帳疑雲時爆出「全家都去死來表示清白」的激越言詞,她兩手在空中亂揮、奔跑、跌倒的畫面,在電視上反覆播出,相當殘忍。一個三十二歲的年輕女性,以如此不堪的面貌呈現世人眼前,尖酸政客嘲諷她是在為父脫罪,部分專家則認為這是典型的憂鬱症患者症狀,沒人敢預估接下來會怎麼樣……。一位知情人士描述,為了怕陳幸妤的三個小孩被嚇到,保母帶著小孩關進房間,不讓他們看電視,但能瞞多久﹖又是另一個家庭難題。
人際關係一直不順,高中開始失眠
陳幸妤出生的那年(一九七六年),陳水扁已是專攻海商法的律師,以父親當年幫人訴訟的豐厚收入,她理應是個成長於經濟條件優渥家庭、無憂無慮的貴千金,她可能平凡到讓周遭的人只記得她驕縱的脾氣。這一些「假設」,在她三歲時父親成為美麗島事件被告律師,進而從政之後,開始了變調的序曲;九歲時,父親參選台南縣長落敗,母親吳淑珍被車撞成下半身永久癱瘓,陳幸妤被迫早熟,但顯然不是往健康的路子走。陳幸妤的童年並不快樂,由於父親從事反對運動,之後又因蓬萊島雜誌案進了牢,在那個年代,她成了學校老師與同學揶揄嘲諷的代罪羔羊,有個忠黨愛國的老師,曾經在教室當眾把陳幸妤叫起來,批評她的爸爸是壞人。好一段時間,陳幸妤不想去上學,她不相信任何人,因此幾乎沒有朋友,這種類似自閉的傾向,讓她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一直不順手,甚至談不上有EQ可言。幼年的不愉快經驗,加上父母相處的問題,據了解陳幸妤從高中時期便開始出現失眠的症狀,一度她自以為大概是先天體質敏感、容易醒,卻前前後後困擾了她十幾年,什麼樣改善失眠的方法,她都試過。扁家幾口子中,陳幸妤一直是個性最單純的一個,她立志從醫,因為媽媽的病;她厭棄政治,因為爸爸從事政治。但在潛意識中,她對陳水扁與吳淑珍有著極度複雜感覺,她對父親經常不假辭色,對癱瘓的母親不敢言恨,儘早離開這個家庭、去過屬於自己的日子,是她的最大願望。二○○○年陳幸妤從陽明大學牙醫系畢業,那年,她的父親正好選上了台灣的總統,在那扁家莫大榮耀背後,等著她的卻是更大的人生黑洞。扁身邊人士觀察,吳淑珍因為身體不好,極度缺乏安全感,一直存有「小孩要顧得好好」的念頭,陳幸妤原有個交往極久的牙醫系學長,因吳淑珍不滿意,嫌他不夠高不夠壯,硬是拆散兩人,陳幸妤為此鬧氣離家,陳水扁深夜跑到公園去尋人,記述的就是這樁不幸。

趙建銘大吵一架後,總是選擇遺忘
在這種情況下,母親看對眼的趙建銘,對陳幸妤展開百依百順、打罵不退的熱烈追求,因此在結識交往僅僅幾個月的情況下,她就把一生的幸福交給了這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卻把她帶往了更深的深淵。一位了解內情的人描述,在官邸的這些年歲月中,陳幸妤快樂的日子實在很短暫,二○○一年與趙建銘結婚,大約是她最雀躍的時光,而後從二○○四年陳由豪事件以來,接連SOGO案、陳哲男事件,母親吳淑珍成為眾矢之的,家中氣氛開始轉變,至二○○六年趙建銘爆發涉及台開內線交易案,其後狼狽入獄收押,當時她還懷著身孕,陳幸妤說她好像從此「掉進了十八層地獄」。去年六月下旬,二審宣判前夕,律師團告訴陳幸妤應該可以翻案,不料當她前往牙科診所應診時,獲知趙建銘不僅未能減刑,還被求處七年重刑併科三千萬罰金,當場震驚到無以復加,終至在第二天當街狂吼出「趙玉柱去死」的憤怒。在家裡,趙建銘把所有的責任指向自己父親,陳幸妤始終深信不疑,趙建銘在外行為不檢,陳幸妤大吵一架後,總是選擇遺忘,對外甚至幫趙建銘捍衛,聽到別人批評趙,她會不高興地走開,當場擺出臭臉。後來隨著照顧三個小孩的生活壓力必須一人挑起,陳幸妤到處兼差增加收入,一方面也因罹患了憂鬱症,整個人開始胃口變差、食慾減退、失眠、胸悶,在心理上,心情陷入沮喪、無望,常常不自覺流淚,脾氣也變得更加激動易怒,醫生開了輔助性的藥方,並沒有明顯的改善。今年八月十四日,她父親公開承認太太在海外開設了帳戶。當天,陳幸妤回到家,問母親為何會這樣﹖吳淑珍牽拖說,搞台獨不要錢嗎﹖民進黨的人都受過阿扁的捐輸﹗陳水扁則難得在一旁開口:「不要在外面講這些﹗」吳淑珍還不干示弱回嘴:「本來就是這樣﹗」八月十八日,陳幸妤在媒體追逐下再度嚴重失控,狂奔、跌倒、嘶吼、發抖、痛哭。這個情況,在檢調搜索陳家時,陳幸妤就已經發作過一次,當天她返家看到檢察官率領幹員在翻看資料時,突然就雙手揮舞、大叫為何要這樣追殺、甚至抄家滅族﹖還與吳淑珍當場抱著痛哭,情緒等到檢調離去後仍然無法遏抑,當晚進入歇斯底里狀態。情緒再度失控後,陳幸妤暫停了工作,以免又成為媒體獵殺的佳肴。由於趙建銘回台南工作,她經常一個人在房中以淚洗面,佣人一段時間就會去敲門探看動靜,還準備了另一把鑰匙,以防止門被反鎖。醫生也開了鎮定劑與安眠藥,建議她多休息,以協助走出情緒的低潮。陳幸妤朋友不多,連訴苦、發洩情緒的對象都很少,陳水扁這個當爸爸的歉疚之餘,只好成為女兒埋怨哭訴的出氣桶,處境十分難堪。才三十二歲,自有記憶開始一路走來,陳幸妤的經歷,大多不是自己想要的選擇,「後悔生在政治家」,曾經是她對父母說過的重話。往者已矣,未來的人生道路她要如何平靜的走下去﹖恐怕是更艱難的挑戰。

你必須從金融海嘯學到的 理財5堂課

你必須從金融海嘯學到的 理財5堂課

更新日期:2008-10-08 記者:今周刊陳 免
很多人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理財交了白卷。儲蓄、理債、風險規畫、購屋、投資,這5堂理財課,不管人生哪個階段都很適用,只要練好理財基本功,提升理財IQ,就能讓你避開風險,常保平安。《今周刊》和國泰金融集團合作,進行全台最大規模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理財IQ大調查,發現年輕人的理財IQ不及格,更需要加強理財基本功,才能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風暴。winwin_20081009_1223525111_0.gifleft -->
李先生,一九六五年生,頂著美國前十大名校機械碩士學歷,在二十八歲那年回台,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學歷好加上認真工作,第三年,就接手負責公司的投資業務。
金融風暴肆虐/投資高手慘遭滑鐵盧
三十三歲到三十八歲這五年,李先生快速累積財富,離開待了五年的公司,他到一家大型投資公司,負責投資案,加上自己也投資股票,操作順利,三十八歲就累積了第一個一億元。後來,他離開公司,和幾位朋友一起專心投入投資市場。由於過去的訓練,他的投資非常專業,從不追逐市場明牌,每買一檔股票,總會把那一家公司研究得非常透徹,每一場法說會一定到場,不定時和朋友一起討論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李先生判斷產業趨勢很準,他手上持股不會超過五檔;持有的標的都是中型業績成長股,電子產業的中上游,從早期的筆記型電腦到後來的手機,他都沒錯過;這兩年手上也有鋼鐵股和營建股,每檔股票持股都達到五千萬至一億元的規模。從三十八歲到四十一歲這短短幾年內,李先生財產淨值從一億元變成四億元,利用融資,手中股票將近八億元。從李先生的投資歷程來看,他其實是一位認真、肯下工夫做研究的投資人,不跟隨市場消息、不炒短線;然而透過金融槓桿操作,在短時間內享受到財富倍增的甜美滋味時,似乎忘了,「槓桿效應」同樣具有致命殺傷力。從去年開始,李先生手上的股票出現下跌,尤其到了今年八、九月,在很短時間內,股票價值從八億元變成一.二億元,資產大幅縮水;他投資的都是績優穩健公司,但股價大跌,連賣都賣不出去。事後他自我檢討,停損速度不夠快是最大致命傷;而且他所投資的股票,多是一些上、下游的公司,籌碼集中在十幾個大股東身上,股票的流動性不夠,沒有考慮到這層風險,讓他剛剛才發現苗頭不對時,卻已經抽不了身。投資市場的變化快得讓人措手不及,這一.二億元的股票,扣掉四千萬元的融資,淨值只剩下八千萬元,過去十年白忙一場。而兩年前,因為投資獲利,他在台北天母訂了一戶一.四億元的豪宅預售屋,房屋貸款八千萬元。最近房子蓋好,曾經叱(口+宅)科技業、金融圈的金童,如今卻得為籌措裝潢費傷透腦筋。

理財IQ不及格/年輕人最缺乏保險觀念
在這波股災中,投資市場到處聽得到原本靠股票賺到十億元身價,一夕之間又賠到只剩一億元的故事;像李先生這樣的股市常客,投資操作技巧高超,幾十億元在他們手中操作,易如反掌。然而,就連李先生這樣的股市高手都被風暴打得載浮載沉,更遑論連最基本理財知識都沒有的一般人,一旦遇到金融大海嘯,更是難以逃生。為了解時下年輕人的理財IQ是否足以應付隨時而來的金融風暴,《今周刊》與國泰金融集團合作委託世新大學及一○四人力銀行,針對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進行(理財素養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大學生理財IQ不及格,平均只有四十九.七分;而社會新鮮人,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平均只有六十二.四分,低空掠過及格邊緣。在二十題的理財素養問題中,年輕人的保險觀念最弱,答對的比率最低。國泰人壽科長黃建智對這個現象憂心地指出,可能大學生認為自己還年輕,對保險的需求應該較低,因此對保險規畫的重視程度不及其他投資理財規畫。他強調,保險規畫是一種長期、甚至是終身計畫,而人生每一階段的保障需求都不一樣,雖然並不要急著一口氣將保險規畫齊全,但是應該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保障,依照預算與需求做調整,讓保險功能真正發揮,卻不浪費任何一分錢。調查也針對大學生的理財行為進行了解,有沒有儲蓄行為、有沒有信用卡債、零用錢多不多,都和理財IQ有關係,在大學生的理財IQ得分中,每個月零用錢在五千到一萬元之間的人,理財IQ最高五十一.七分,高於平均分數;而有儲蓄習慣的人,分數也拿了五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有信用卡債的大學生,果然理財IQ比較低,只有三十六分,缺乏理財素養導致的過度消費,終究走上卡奴一路。調查結果還發現,有一成四的大學生從事股票、期貨選擇權等高風險的投資理財行為,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買共同基金則有一成八。至於職場新鮮人,在工作賺錢之後,他們的平均月薪為二八四八八元,每月平均理財金額為八三八四元,占個人所得的二五%至三三%左右,五成以上的人選擇買基金,但投資股票、期貨選擇權者也超過三成。另外,也有四成五的職場菜鳥,才工作不久,就已經背負債務。從這份調查中可以清楚發現,新一代年輕人的財金素養嚴重不足,令人擔心他們的金錢管理能力,而他們對於投資市場展現的高度興趣,更是令人憂喜參半...

卓越領導人的修羅場

卓越領導人的修羅場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日期:2008-10-08 記者:三枝 匡
本文為HBR日文版製作的精采訪談,受訪者三枝匡是日本三住集團總社社長兼執行長,他號稱是日本的「企業重建專家」,也是少見的企業「專業經營者」。
這位成功的企業家,早在「終身雇用」的年代就勇敢跳槽,迅速累積自己的專業能耐,其後,更以豐富傲人的經歷,接手有四十年歷史的三住集團,他大刀闊斧地採取不同於公司創辦人的經營策略,卻讓這家老店再創新高峰!對於企業的人才培育,他也有一番嶄新的觀點:他認為,企業需要勇於挑戰、積極求變的領導人。因此,領導人必須在實務中檢驗策略,並從一次次的成功與失敗中累積經驗,磨出最精實的領導力。

大人物的管理大習慣

大人物的管理大習慣

更新日期:2008-10-01 記者:文/李宜萍
後天養成大習慣的3大關鍵
好習慣可以後天養成,觀察成功的企業家,他們能夠有輝煌的成就,通常具備一些「大習慣」,管理大習慣的養成要掌握三大關鍵要素。
關鍵1:大習慣必須具備遠大的目標、理想
首先,他們都有遠大的目標、理想,為了達成目標,「大習慣」的思考及行為模式會不斷地重複、強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管理大習慣是會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別人」,一旦達成目標,就會設定下一個目標,不斷地改善、追求更高目標。當他在德州儀器時,發現自己對半導體產業的看法和公司非常不同時,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目標,他成立了專門從事晶圓代工的台積電,幾年後,台積電在做全球的獨家生意,訂單接不完,利潤高達50%以上,張忠謀還是要求嚴格,並不斷地改善做事方法,因為當時,他已經看到競爭者會愈來愈多,他必須持續改進,並保持追求高目標的習慣,才能永遠保持產業龍頭的地位。
關鍵2:養成大習慣必須能突破習慣限制
養成大習慣必須能突破習慣限制,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因為擔心被既定的習慣、觀念、做法所箝制,所以會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思考模式,累積愈來愈多的能量,最終擁有傲人的成就。而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通常可以突破自己的習慣限制。聯強國際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則有「突破習慣限制」的自覺,每當他被晉升到更高職位時,他會「意識」到自己會被以前的工作習慣所影響,所以會隨時提醒自己當下應該具備新的思考或行為模式,以符合新職務的需求。此外,他很擔心自己和組織被不正確的習慣所箝制,十幾年前,他大力在公司內部推展習慣革新活動,希望有效地改善自己的習慣限制;而後,為了隨時提醒同仁避免被不好的習慣所箝制,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一篇文章給公司同仁,將決策、理念、處理事情的正確模式、目的和大家分享,以提醒員工避免被陋習、錯誤的習慣所影響。

後天養成大習慣的3大關鍵
好習慣可以後天養成,觀察成功的企業家,他們能夠有輝煌的成就,通常具備一些「大習慣」,管理大習慣的養成要掌握三大關鍵要素。
關鍵1:大習慣必須具備遠大的目標、理想
首先,他們都有遠大的目標、理想,為了達成目標,「大習慣」的思考及行為模式會不斷地重複、強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管理大習慣是會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別人」,一旦達成目標,就會設定下一個目標,不斷地改善、追求更高目標。當他在德州儀器時,發現自己對半導體產業的看法和公司非常不同時,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目標,他成立了專門從事晶圓代工的台積電,幾年後,台積電在做全球的獨家生意,訂單接不完,利潤高達50%以上,張忠謀還是要求嚴格,並不斷地改善做事方法,因為當時,他已經看到競爭者會愈來愈多,他必須持續改進,並保持追求高目標的習慣,才能永遠保持產業龍頭的地位。
關鍵3:擴張習慣領域,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
成功者擴張習慣領域、形成大習慣,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宏碁集團董事長王振堂運用「專注」的管理大習慣,解決企業經營的問題。當他還是業務工程師時,就有「專注」的習慣,他會先將工作分出輕重緩急,一次只專注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因為徹底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後,其他的八、九個問題也會跟著解決;當他成為董事長,他也要求主管們這樣做,「一次就只談一件最重要的事。」當最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被解決後,公司重要的目標任務也一件一件地完成。知道什麼是管理大習慣是一種福氣,而知道「習慣限制」更是幸運,找出自己的管理大習慣,擴展自己的習慣領域,讓好習慣成就自己的一生,好命跟著來。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雲端運算風暴來襲

雲端運算風暴來襲

更新日期:2008-10-01 記者:《數位時代》撰文=張玉琦

Google、微軟加碼,IBM、HP、Cisco搶進

不景氣的年代,企業如何節省成本、提升效率?雲端風暴是下一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新概念。它背後潛藏的龐大商機,吸引Google、微軟等大廠積極搶進;它所引發的強力風暴,更加速產業鏈的成形,讓企業減少資訊架構的投資,同時卻享有更強力的運算資源;它的巨大影響力,讓個人到企業均身陷其中。

「雲端,是我們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技術,」趨勢科技台灣區資深技術顧問戴燊說。 約莫是五年前,趨勢科技開始覺得在跟病毒永無止盡的對抗中,漸居下風。批次更新的病毒碼,不僅檔案越變越大,更無法追上新病毒產生的速度(平均每四秒就有一個新病毒)。
趨 勢認知到,與網路上流竄的病毒對抗,得要找到新方法。趨勢因應之道,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網路來的病毒,就得在網路上解決。具體作法,就是在網路上 架一朵「防毒雲」,使用者不用像過去,得要把病毒碼下載到自己的電腦更新,只要透過網路連上防毒雲,就能即時在網路上偵測病毒,既節省硬碟空間,也可縮短 因應病毒爆發的處理時間。對趨勢來說,不用像過去要一一通知用戶有新病毒出現,得進行病毒碼更新,只需要把最新的防毒碼放在雲上,用戶連上網路就能自動偵 測,網頁瀏覽過程中,在使用者的電腦上,會直接詢問雲網頁是否安全,與病毒的作戰可因此爭取更多預防時間,大幅降低病毒爆發的機會。
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在今年趨勢二十週年記者會上這麼說:「雲端運算時代已經來臨。」因為雲端運算徹底改變與用戶往來的方式,過去是趨勢一一面對每位用戶,現在則是趨勢與用戶之間,透過雲溝通往來。
雲 端運算最簡單的意涵,就是將運算能力提供出來作為一種服務,企業或個人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使用者所需的資料,不用儲存在個人電腦上,而是放在網路的「雲」 上面,在任何可以使用網路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雲代表了規模龐大的運算能力,由服務供應商建造大型機房,提供各種軟體應用,讓用戶隨時使用媲美超級電腦的運 算能力與最新應用軟體,同時間卻不曉得伺服器的位置或資料的所在,就像是天上的雲一般,虛無飄渺又抬頭即見。

不景氣下的新省錢術

在不景氣的年代, 使用雲端運算可直接幫企業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根據Gartner研究指出,企業每十元的IT投資中,約有八元是用在既有系統的維修,而非更新升級,若能 將企業內部的IT架構,交給雲端運算的服務供應商,就可把這八○%的維護費用大幅降低,將資金投資在研發、行銷等企業更核心的領域。
雲端運算已經被視為繼Web 2.0之後,下一波科技產業的重要商機。根據美林證券估計,未來五年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達到九百五十億美元, 占全世界軟體市場的一二%。Gartner的報告則認為,至二○一二年有八○%《財星》五百大企業會使用各式不同的雲端運算服務。 雲端運算背後龐大的商機潛力,使Google、微軟、Amazon、IBM、甲骨文(Oracle)、惠普、戴爾、昇陽(Sun)等各種科技大廠,都在今 年大舉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搶占先機。
雲端運算在近來刮起大風暴,關鍵原因在於網路就像水、電一樣,是無所不在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有在書房、辦公室才需要。一方面,根據Jupiter Research估計,全球上網人口至二○一一年將達二十億,另一方面,則是行動裝置快速成長,難以計數的可連網裝置從電腦、手機一 直到汽車、家電甚至相機。使用者在電腦上的資料,也需要在手機上使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資料放到網路上,上網就能取得,不用把同一份資料在不同上網工具中 轉來轉去。 和Web 2.0類似的,雲端服務也是從消費者先行,再逐步發展出商業模式。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當你開啟Gmail帳戶、在MSN分享空間撰寫部落格、在Flickr分享照片的同時,你已經進入了雲端。資料的儲存與取得都透過網路來進行,消費者本身並不知道資料確實的所在地,也不負責軟硬體的更新,一切都由雲主動處理。
雲 端運算不僅止給消費者使用,就企業端來說,電力、空間與資訊設備維修費用的高漲,加上對系統效率與效能的要求,是將企業推往雲端服務的主要因素。接下來的 雲端服務就像電力一樣隨插即用。六○年代的大企業需要在工廠附近自備發電機,因為擔心公用電力不穩定。「現在大家對電力的信賴,未來也會成為對雲端服務的 信賴,」Google在台大力推動雲端計畫的軟體工程師葉平說。

Google、微軟積極推動

葉平表示,過去新技術的推廣是沿著學界、政府、業界這條線發展,最後才是個人,現在個人反而變成新技術的最新採用者。
積 極推廣雲端服務的Google,也是從消費者開始,逐漸往企業端發展。漸次成形的Google Apps就是網路辦公室軟體,包括信箱、文件、投影片等。但Google並不因此而滿足,今年才上線的Google App Engine,更是一個網路平台,讓開發者可自行建立網路應用程式。
Google之外,微軟是另外一家積極推動雲端運算的大廠。微軟的策略是軟體+服務,強調產品的彈性化。十月微軟將發表最新的消費者產品線live與企業版Online動態,打算針對每一種現有的軟體,發展出相應的雲端服務。
舉 例來說,Exchange就會有對應的Exchange Online,CRM軟體也會有CRM Online。據美國《商業週刊》引用高盛調查指出,有九%的受訪者打算除了現有軟體,額外使用更多微軟的雲端服務。台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副總經 理劉念臻說:「這就像交通工具的演進,不會因為有了飛機,大家都只坐飛機,而是依據不同的需求選擇。」
除了Google與微軟結合自己的優 勢,提供軟體與網路平台作為雲端服務外,還有更多其他領域的廠商,透過網路提供運算資源。具體內容包括伺服器、網路連接點、線上儲存空間,適用於IT預算 有限的中小企業,可因此享有與大企業同等的資訊架構,用戶取得服務如水、電、瓦斯般,用多少算多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網路零售業龍頭亞馬遜的「亞馬遜網路 服務」(Amazon Web Service),把自己架設好的IT架構與資源開放給其他公司。《經濟學人》指出,亞馬遜跨入雲端運算領域,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網路龍頭。在基礎架構方 面,IBM也推出藍雲(Blue Cloud)計畫,建立大型商用數據中心,第一座在中國無錫。其他像是微軟、昇陽、惠普等也都有類似打算。

中小企業緊接受惠

雲端的具體代表物, 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機房,難以計數的伺服器,需要更好的監控與調節系統,擁有相關技術的廠商也因而受惠。包含思科、VMware與思杰(Citrix,剛購 併XenSource)等都備受矚目。思杰即將於十月發表的思杰雲中心(Citrix Cloud Center, C3),就是專為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打造,包含虛擬化平台以及穩定安全的基礎架構。思杰資深副總裁華森(Wes Wasson)表示,包括微軟、亞馬遜、Google與Salesforce.com等雲端服務的大廠,都是思杰的用戶。
中小企業極有可能是 雲端服務的下一波受惠者。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雲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與控管風險。思杰應用網路事業群產品行銷副總裁阿波爾(Sanjay Uppal)認為,最重要的是雲端運算的規模與彈性,因為它可大可小又依照用量收費,中小企業不會閒置資源,也不用預估開銷,還能夠享受規模經濟的利益。
雲端技術並非全無隱憂。AT&T全球商業服務策略解決行銷副總裁偉曼(Joe Weinman)指出,目前雲和雲之間並無共同標準,也就是說企業用戶難以從一家服務供應商轉換到另外一家,降低了服務轉移的彈性。此外,雖然大廠商的穩 定度高,但不管是亞馬遜或Salesforce.com,都有過當機事件,造成企業用戶的營運風險,如何讓企業用戶放心把內部的資料放到雲上,所延伸的資 安疑慮,則是雲端運算能否起飛的另一個關鍵原因。
在這場集合眾多科技大廠參與的雲端風暴中,將更進一步改變我們使用網路的方式,網路也因此將更無所不在、無所不用。

《海角七號》──國片的彩虹

《海角七號》──國片的彩虹

更新日期:2008-10-01 記者:文 曾依璇

愛臺灣何需言語 追夢不必遠行

好久了,國片一直在主流電影的兩端游走,普羅的沒有,賣座的更沒有,侯孝賢的藝術,蔡明亮的異色,抓不住大家的眼睛,國片這幾年來只能靠在李安的身旁取暖,《海角七號》隱隱約約聽到國片的號角吹起,把大家催進電影院。
有趣的是,在一片美譽之下,導演魏德聖說,「其實我覺得《海角七號》的深度與厚度,並沒有評論的那麼高」,為何這部深度與厚度沒有那麼高的電影會震撼影壇,令人深思,更足為國片未來發展的指標。
當音樂響起,吉他刷下的那一刻,感動瞬間在體內爆衝:流淚,流淚是唯一出口;感動,感動無需哀傷。能打動人的,是來自人心裡最真實的東西。《海角七號》最珍貴的是把這些元素用最鄉土的方式呈現,愛臺灣何需言語,追夢未必遠方。

啊!那海洋,宛如母親的懷抱

電 影濃淡得宜,唯美的配樂和動人的插曲,節奏隨情書起伏,最美最令人留戀的是導演鏡頭下的那片海洋,夜幕低垂後的海洋宛如母親的懷抱,失意的樂團主唱阿嘉、 想念愛妻的老馬、暗戀老板娘的水蛙、抱著女兒輕唱的媽媽,每個人帶著各自的心事對著她傾訴,寂靜的海面承載多少思念。生長在都市的觀眾醉倒在她的懷抱,而 屬於那片海洋的異鄉遊子,又是何等心情。
沒有大明星,沒有驚心動魄的特效,魏德聖導演所執導的《海角七號》,在今年夏末為低迷已久的國片市場帶來生機,預計突破全台兩億票房。根據台北票房情報網,《海角七號》9月下旬暫居全年票房總排行第6名,許多製作費高昂的好萊塢影片都望塵莫及。
長期以來,台灣電影市場幾被外片占據。新聞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歷年來,每年200-300部的外國影片,約占總票房的九成以上。國片導演雖多有佳作,屢次在國際影展上獲肯定,卻因曲高和寡,娛樂性不足,在票房上難有突破。
《海角七號》的成功,無疑為國內電影工作者及觀眾畫上一道代表希望的彩虹,同時也提供了未來國片發展的思考方向。
這部國片能創造風潮,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於觀眾能從中獲得共鳴,及平凡的感動。

音樂、鄉情與愛情 串成美麗畫面

音樂的催化的普世性,原鄉的召喚,通俗的語言,跨越國界與時間的愛情,串聯在一起構成了《海角七號》的美麗畫面,打破了許多人對國片的偏見,發現原來國片不限於以沉悶的語調述說社會邊緣人的故事。
嘉義社區大學教環境美學,同時也是影痴的盧銘世老師說,楊德昌、侯孝賢等經常獲獎的導演都是文人,運鏡手法及編劇大多「高來高去」,令觀眾感到抽象,脫離現實。近年國片卻越來越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很能引起共鳴。
近年幾部票房表現亮眼的國片中,包括《練習曲》、《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九降風》、《冏男孩》等等,題材均取自生活或是一般人共有的記憶,表現手法也很通俗。不難發現,國片導演正努力嘗試以共同感抓住觀眾的心。
但是《海角七號》會不會只是另一波的「蛋塔效應」?
如果《海角七號》是一道彩虹,彩虹能否持續燦爛,除了電影藝術者的努力外,政府及投資者的雨露,以及觀眾的熱情,仍是先決條件。

親切的題材 新血的加入

在2005年以《翻滾吧!男孩》紀錄片創下佳績的林育賢導演認為,幾年前,國片平均票房還只有不到100萬台幣,現在卻有200-300萬元,而國片票房有起色的原因在於親切的題材及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為電影產業注入新血。
然而,林育賢也表示,一部片的製作成本至少需要1,000-2,000萬元,電影工作者仍然背負著壓力。
他認為,投資者的信心對將來國片發展也非常重要。而《海角七號》的成功,證明國片也可以叫好又叫座,無疑為投資者對國片的信心注入一劑強心針。
雖然政府的補助對電影工作者不無小補,但政策似乎仍著重事後獎勵多於協助製作。即使獲得新聞局的500萬元輔導金,魏德聖導演仍需舉債近3,000萬製作 耗資5,000萬的《海角七號》,債務的紓解及籌備下一部片的資金,得靠上億的票房及新聞局的2,000萬票房獎金。
魏德聖也對媒體表示,政府的角色應該由資助者轉移到仲介者,替國片找到更多支持。
相對於電影工作者的期許,政府似乎仍抱持守舊的觀念。新聞局電影事業處處長陳志寬則提出新的方向與作法:各類補助及獎勵仍會持續扶持國片,包括輔導金、給電影工作者優惠貸款、參加國際影展獲獎獎金等等。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有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目前需要好劇本以及突出的行銷手法,讓更多人願意欣賞台灣電影。
然而,政府今年規劃用於發展電影的預算約為台幣4億4,500多萬元,較去年約少了1,000多萬元,且很有可能再被立法院刪減;希望由於受到《海角七號》的激勵,政府的輔助預算能提高。
台灣的電影在國際舞台上也曾頻頻發光,絕對是值得發展的軟實力之一。政府可以更體貼電影工作者的需求,讓《海角七號》不止是曇花一現。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

更新日期:2008-10-06 記者:文/吳宜宣 

今年秋天真是多事之秋,先是政治上演肥皂劇,再來颱風肆虐,
接著華爾街金融遭「雷」擊、全球股市一片綠,
加上可怕毒奶粉四處流竄等,搞得人心惶惶、焦躁、鬱悶……
深呼吸、調整心情,提醒自己別被情緒駕馭,
樂觀更能化危機為轉機。

處在緊張、步調快速的忙碌社會,國人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情況不時耳聞,雖國內沒做過流行病學統計,但從身心醫學科或精神科門診推斷,身陷情緒風暴的人日趨增多。

簡單而言,「憂鬱症」和「躁鬱症」屬於「情感性」疾患;「焦慮症」則是「焦慮性」疾患,兩類疾患雖不同,卻都是精神疾病。通常焦慮和憂鬱的共病機率很高,很多憂鬱症患者也伴隨焦慮症狀,因此,治療某部分焦慮患者的用藥和治憂鬱症一樣,都用抗憂鬱症藥物。

4W幫自己管理情緒

仁康醫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張慈莉提供4W,藉由自我對話,幫自己療癒、管理情緒。

What: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問自己:「今天情緒如何?」、「要跟自己分享什麼心情?」以好奇心面對情緒,透過情緒命名讓自己有主導權,看到不同情緒點。

When:問自己:「今天什麼時候憂鬱情緒來拜訪?」觀察憂鬱、焦慮不好情緒何時找上自己,相信自己是情緒的主人,有能力收藏打包外來的不好情緒,並將他們安置該存在的地方。

How:問自己:「我如何面對這些情緒?」評估今天如何管理好這些情緒,並記取成功經驗。

Why:問自己:「為何我可以做到?」鼓勵並相信自己心想事成的正向力量,能幫助憂鬱心情早日放晴。

好眼光的秘密 林佳蓉(就業情報高階人才顧問):現代伯樂 雪亮慧眼獵人頭

更新日期:2008-10-02 記者:撰文◎張育寧 攝影◎凌子曜
獵人頭顧問的功力,不在於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而在於能慧眼發掘其潛力,看出這個人的用武之地。除了本身要有雪亮眼光外,獵人頭顧問更要懂得如何佈建「眼線」。

好貨需要有人來識貨,好人才也需要有一雙慧眼來發掘。獵人頭顧問扮演的,就是這雙「識人」的慧眼,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就業情報高階人才徵聘部顧問林佳蓉,3年前從科技公司業務主管轉戰現職,擔任獵人頭顧問,短時間內達成公司目標業績的6倍。

擁有雪亮的識人眼光,林佳蓉認為,人才鑑識不是去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而是幫他找到能發揮長才優勢的最佳戰鬥位置。

「獵人頭公司和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產品是活生生的『人』。」林佳蓉認為,比起沒有生命的產品,人更複雜多變,獵人頭顧問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最短時間,精準判斷眼前這個候選人,究竟是貨真價實的未來之星,還是虛有其表的草包?

人才斤兩無所遁形

不同於其他獵人頭顧問多由人資主管轉任,林佳蓉進入高階人才仲介領域前,在電信產業累積了長達10年的業務高階主管經歷。

「產業經驗是我面談時,辨別對方『斤兩』最重要的基礎。」豐富的產業知識,讓林佳蓉能夠利用短短1個小時的面談,透視對方到底有沒有真才實料,「履歷寫得再漂亮,如果專業和經驗不夠,一開口就露餡。」

林佳蓉習慣先讓對方多談,再問幾個簡單卻關鍵的問題,「你曾經任職的這家公司有多少員工?」「為什麼當初會離開?想跳槽的原因是什麼?」從對方的回答中,研判履歷中的資料是誇大,還是有所隱匿。

「有的人一來,就誇耀自己有多豐富的管理經驗,但一問公司規模,可能只有幾十人。或是履歷中有些時間交代不清,直接問可能得不到答案,我就先讓對方盡情抒發,再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紮實的產業功力,使林佳蓉能很快看出這個人才是否符合客戶需求,「雖然每次都會提供客戶3~4位候選名單,但最後客戶挑選的,往往都是我推薦的第一候選人,」她說,「這就證明我的眼光沒有錯。」

建立「線民」情報網

林佳蓉認為,豐沛的人脈存摺,是獵人頭顧問成功媒合的關鍵。

「獵人頭顧問最大的夢魘,就是客戶開出徵才條件後,心中找不到任何符合的人選,打開人才資料庫也沒有適合人才,」林佳蓉說,「所以平時就要主動擴充自己的人脈存摺,除了參加社團活動外,平時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可能目標人選,也是進一步拓展人際網絡的中繼點。」

「除了找到人,還要找到對的人。」累積人脈存摺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在做目標人選的經歷審查(reference check)時,能有較完整的「情報網」。

「經歷審查就像是偵探在查案,累積越完整的人脈網絡,Spy(線民)越多,找錯人的機率也就越低,」林佳蓉說。一個獵人頭顧問就算眼光再銳利,畢竟仍然有侷限,必須廣泛利用「眼線」,才能為客戶過濾出專業、品格和領導力兼具的人才。

挖掘意想不到的組合

「不要對人才設限,才能看到他們的優勢和發展性,這是我為客戶尋找人才時,所秉持的基本原則。」

林佳蓉認為,只要找對公司坐對位置,每個人都是好人才。要如何看見隱藏的潛力?「open-minded加上一點想像力,就能為客戶找到意想不到組合。」

林佳蓉曾經幫一家歷史悠久的貨運公司找董事長特助,由於客戶正面臨國際化轉型,因此希望找一位有同產業外商經驗的人才。

林佳蓉思忖,「傳統產業要轉型,一定會面臨文化上的衝擊,如果從外商公司直接挖角,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的問題。」於是,她推薦一位曾任職於外商空運公司,後來到大陸台商科技廠服務,熟悉台式管理模式的高階人才。

「一方面他有國際化視野,一方面又理解傳統產業的文化和溝通語言,」林佳蓉說,「頭腦轉一個彎,就能為客戶找到全新的可能。」

從事獵人頭顧問3年來,林佳蓉認為,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擦亮被埋沒的璞玉,把人才的缺點變成優點。「1個小時的面談,我不只是幫客戶找人才,也是幫人才規劃職涯發展的道路,即使最後媒合沒有成功,若能為這個人指引提升競爭力的方法,那就是從事這份工作,最棒的回饋了!」

林佳蓉

學歷|銘傳應用英語系
經歷|二類電信業務高階主管
現職|就業情報高階人才徵聘部顧問


英第四基柱徵選結果出爐

英第四基柱徵選結果出爐

更新日期:2008-10-06 記者:整理/高子衿.圖/本刊資料室

倫敦的 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現有三座雕像,而位在西北方的「第四基柱」(the Fourth Plinth),卻因當年(1841年)經費不足,僅完成了基座,尚未設置雕像,一直到了1999年,皇家人文學會提議將此處做為展示臨時雕塑品的地點, 因而搖身一變,成為當代藝術的試驗場。第四基柱向全球徵集作品,每隔一年半換展一次,新一輪的名單已於日前公布,共有兩位藝術家中選,戈莫里 (Antony Gormley)的《一人和他人》(One and Other)將打破雕塑的靜態風格,開放給任何人報名,在篩選後,便能獲得在第四基柱上展示自我一小時的機會;而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瓶中的納爾遜戰艦》(Nelson's Ship in a Bottle),是在巨型玻璃瓶中,放了具有色彩濃厚船帆的戰艦模型,做為「對於倫敦海納百川氣魄的讚賞」。此次決選,包括艾敏(Tracey Emin)在內共有四位藝術家被淘汰,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表示「這是個艱難的決定,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大膽醒目,以不同的方式,顯現了當代英國的不同風貌,在這個富有歷史感的廣場上展出,可謂韻味 別具。」